1月18—21日,应美国总统奥巴马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胡锦涛主席此次访美适逢21世纪第二个十年伊始,是中国外交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的开篇之作。纵观当前深刻变化的国际形势,中美关系在总体保持良好的局面下,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矛盾和分歧。杨洁篪外长认为,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胡锦涛主席应邀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就发展新时期中美关系同美国领导人坦诚深入交换意见,意义极其重大。具体说来,本次中美再聚首的成果与影响主要体现在:在战略层面上定调未来发展方向,切实促进两国政治互信,以务实的态度推动双方经济互利共赢。
布局谋篇着眼共识——中美双边的战略定位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幕僚戴维·罗斯科普夫说:“这次访问的意义并不是说会达成具有分水岭意义的目标,而是要开启深化双边关系的长期进程。”
这次访美期间,胡锦涛主席同奥巴马总统举行会谈,作为成果之一,两国元首发表《中美联合声明》,体现了中美关系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波折后,开始冷静审慎地寻求双边关系的深化与发展。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陶文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认为,《联合声明》最核心的一句话是:“中美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推进两国共同利益、应对21世纪的机遇和挑战。”这是对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的最新定位,为两国关系指明了方向和目标。陶文钊指出30多年来的中美关系已经创造了奇迹:两个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一个是现存的超级大国,一个是正在迅速发展的大国,两国不但可以和平共处,而且可以建立互利双赢的关系。自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双方的努力、细心的呵护、用心的栽培。《联合声明》中提出的每一条都是在讲如何落实这个目标。所以声明也可以视作中美未来关系的行动纲领。而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赵可金则观察到此次《中美联合声明》将中美高层交往纳入了制度化轨道,健全了中美首脑会晤机制、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机制、中美议会交流机制等渠道。这些高层交往机制是有效化解中美关系领域复杂矛盾和避免矛盾升级扩散的重要保证,也是中美战略关系的重要支柱。
随后,胡锦涛主席在出席由美国友好团体举行的欢迎宴会上,就两国关系未来发展提出五点建议,进一步详解了中美作为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的内涵。
同舟共济和而不同——中美两国力促政治互信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于铁军认为,此次中美会面最重要的是通过国家最高领导人的面对面的接触,释放善意,凝聚共识,增加互信,扩大合作。他指出,2010年中美关系出现了不少波折,双方在东亚地区的竞争态势有所上升,彼此的戒备心理有所加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两国最高层的直接会晤来增信释疑,便具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华尔街日报》报道称,中美分别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元首在会谈中强调两国的共同利益,淡化分歧,这正成为指导美中这一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的行为准则。事实上,在世界新形势下,中美两国拥有的共同利益在不断扩大,肩负的共同责任也在逐渐增加,这使得双方合作前景更为广阔。如何消弭猜疑、增进政治互信,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中美关系的一个突出课题。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曾表示,在21世纪,19世纪的“零和”理论已经不适用于中美关系。她引用中国成语“同舟共济”,认为美中在同一条船上,如果不朝同一个方向前进便会引发混乱。而同舟共济最根本的基础在于双方互信。诚然,由于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不同,中美两国存在一些分歧和敏感问题。双方应该牢牢把握对话和合作的主流,以对话增进了解和信任,以沟通减少误会和疑虑,以合作促进发展和繁荣,巩固共同利益基础。双方应尊重对方对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主权、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不受一时一事影响,不受偶然事件羁绊,排除干扰,应对挑战,相向而行,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斗而不破“竞合”互现——中美各方期待经济共赢
在两国元首共同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奥巴马表示,现在是时候“打破成见,中国不再仅仅是从事低收入加工制造业的国家了”。曾经在10年前就缔造了“金砖四国”定义的高盛经济学家奥尼尔称,“中国的发展是以其他国家为代价的说法已经过时了。中国的增长其实是给美国经济复苏提供了一个良机。”传统基金会专家西泽斯甚至认为,2011年美中关系的焦点不在朝鲜问题、台湾问题,而是经济问题,“胡锦涛主席此次国事访问时机重要,恰逢中美及全球经济发生转型的重要时刻,2011年将是两国顺利推进经贸发展不可错失的良机。”
互利互惠的经济合作是建设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有力支撑。尽管在国内市场、货币汇率、贸易逆差等方面,双方立场存在着差异,但在投资、贸易等领域形成的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合作已然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和推动力量。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犹存,世界经济复苏进程仍然艰难曲折,中美两国都面临着发展经济、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都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改革。斗则俱伤、合则双赢的局面推动着双方期待在经济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访问期间,两国政府和部门间达成了十余项协议、备忘录、意向书等具体成果。两国企业间也达成一系列丰富合作成果,涉及贸易、投资、科技、人文、能源、环境、高铁和智能电网基础设施建设等广泛领域,既有数量,更有质量,亮点纷呈。这充分体现了中美各领域合作正向更广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
坚定不移共谋新篇——公共外交彰显中国新意
与历次中美元首会面相比,赵可金认为,此次胡锦涛主席访美之行,主要有三点新意:一是将公共外交作为突出内容,积极应对和引导美国对华舆论的走向。从动身之前,胡锦涛主席就接受了美国媒体的书面采访,访问全程始终从容应对媒体,对问题正面回应而不回避。配合胡主席的访问,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纽约时报广场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连续播放,营造中国的良好形象,与此同时还有一系列高层论坛在华盛顿举办,吸引了各界舆论领袖对中国问题的关注。这些都是以前中美元首会面时疏于关注的。二是双方都对此次会面给予了高度重视,白宫罕见预演国事接待过程、精心准备总统家宴;奥巴马内阁的“三驾马车”——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财政部长盖特纳、商务部长骆家辉,接连发表演讲畅谈中美关系,被认为在美国是 “史无前例”的。双方都在试图将此次访问看做是历史性的访问,希望以此为未来十年中美关系发展定调。不管是否能够达到初衷,此次访问所反映出中美关系提升到战略层次的决心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三是中美关系已经彰显全球化。此次访问所谈到的问题不仅涉及中美关系中的所有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众多地区和全球事务问题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对话,中美在宏观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领域中的协调也具有全球性影响,中美伙伴合作有可能成为未来世界新秩序的基石。(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王婧怡)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