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学界动态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1-26 08:5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中国企业舆情与危机公关年度报告》在沪发布 中国企业危机公关能力堪忧

  本报上海讯(记者李玉 通讯员曹杰)2010年,不断出现的企业危机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富士康跳楼事件、腾迅360事件、中石油大连管道爆炸事件等一系列企业危机的背后,呈现出我国企业在舆情应对和危机公关方面的不足。随着企业危机舆情的增多,其影响力也日益增大,企业危机公关与企业自身、行业发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日益紧密,一旦应对不当,负面影响不仅损害企业的品牌和发展,甚至影响所属行业的发展、区域经济和社会就业。1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舆情网在沪联合发布了《2010中国企业舆情与危机公关年度报告》,报告对2010年中国企业整体舆情特点及其应对能力、中国各类企业的舆情特点与危机应对等进行了分析评估,同时对企业危机公关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同业恶性竞争、劳资关系紧张是诱因

  据报告发布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谢耘耕介绍,报告在全面系统分析2010年中国企业舆情事件的基础上,甄选出50起涉及企业舆情与危机公关的重大案例,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案例研究、量化统计、数据分析,从而形成研究成果。在此研究基础上,报告认为,纵观2010年度的企业舆情事件,信息产业和轻工食品业成为最引人注目的行业领域,占全年比例的26%。从地区分布来看,企业舆情案例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以影响波及全国的企业舆情居多,二是以发展水平较高的省市居多。

  引发企业危机的原因集中于涉嫌违法或违规操作、产品缺陷、灾害事故和企业内部管理不善等。此外,企业营销、企业产权、企业家个人等问题也可能引发企业危机。报告同时指出,新媒体在企业舆情与危机公关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容忽视;2010年,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网络新闻、手机等都成为企业危机曝光的重要方式,往往成为传统媒体新闻报道的源头。在对2010年度引发企业危机的原因进行总结时,报告中表示其呈现两个特点,一是对民企而言,同业恶性竞争成为危机诱因;二是对外企及港澳台企业而言,诱因来自劳资关系紧张。

  应对舆情能力指标体系的六大维度

  为实现对舆情应对能力客观有效的评估,报告在对大量案例分析、研究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应对舆情能力指标体系”。其中主要包括研判能力、现实问题解决能力、沟通能力、信息发布能力、议题管理能力和危机恢复管理能力等六个维度。

  报告从这六个维度对中国企业舆情应对能力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未能积极有效应对危机、致使危机扩大是企业缺乏研判能力的最大表现,以富士康跳楼事件表现最为明显;沟通能力虽然整体表现较好,但仍存在内部矛盾外化、忽视与公众沟通、不善于运用新媒体等问题;而在议题管理方面,企业仍以被动回应和解决问题为主,不能主动设置议题,甚至出现“议题流变”带来危机恶化的现象;另外,在危机恢复管理阶段,企业重视不足、形象受损的问题还十分普遍,大部分企业在危机舆情消退之后无所作为,在公众心中留下负面印象,如不加以注意,类似危机便可能再次发生或升级。

  提升新媒体运用能力、舆情环境监测能力和议题管理能力

  随着现代社会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中国社会信息传播环境的变迁,中国企业应对危机的能力已与创造财富同等重要。虽然中国企业在应对舆情危机、进行危机公关方面正逐步成熟,但针对尚存在的不足,报告给出了积极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报告在建议中认为,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正异军突起,成为企业舆情应对的重要渠道和有效手段,中国企业应积极提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遵守信息发布的3T原则(即快速、全面、以我为中心),采取合作而非对抗的危机应对策略,勇于承担责任,提高舆情环境监测能力,及时对危机做出预警,重视第三方作用以及提高议题管理能力,并对危机事件之后的形象修复予以应有的重视。

  据记者了解,此次报告发布的是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室、舆情网的2010报告的企业篇,另有地方政府篇将于近期发布。(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第三届宗教与民族学术论坛在厦门举行

  本报讯(记者李贺 通讯员朱考华)1月16日,第三届宗教与民族学术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暨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卓新平希望与会学者能够在福建这个民间信仰发达、民族与宗教资源丰富、宗教研究活跃的地方开展学术研究,取得更深入的成果。

  国家民委民研中心理论政策处处长张谋出席开幕式时表示,要建立和完善专家咨询工作机制,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促进新形势下民族与宗教问题的研究,推进我国民族事业不断前进。华侨大学副校长吴季怀认为论坛的举办对华侨大学多元交融的校园文化大有裨益,更可以让我们从民族与宗教的视角进一步为在校学生教育和海外华文教育总结经验、摸索规律、提出建议。

  据悉,首届宗教与民族学术论坛于2005年8月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以“和谐共进”为主题,就我国现当代宗教与民族之间的关系、民族宗教政策等问题展开讨论;第二届则以“民族民间信仰研究”为主题,于2008年8月在广西南宁举办,是全国首次以民族民间信仰研究作为主题的高层次研讨会。本届论坛则以“传统与变迁”为主题,重点关注东南沿海地区、海峡两岸的民族与宗教发展,探讨新形势下民族宗教的新特点、新趋势以及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使其在社会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更大作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波斯文《五族谱》整理与研究”获立项 学者首次对外国史籍进行全面研究

  本报讯(记者肖雨枫)近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伊朗文化研究所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2010年重大项目(第二批基础理论)“波斯文《五族谱》整理与研究”成功获得立项。

  《五族谱》是波斯著名史学家拉施特完成于14世纪的一部波斯语历史文献,是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以及我国西北边疆民族史和中亚史的重要史料。该文献虽长期以来受到研究突厥史、蒙古史、伊朗史和中西交通史各国学者的重视,但迄今没有正式校订出版。

  该项目集合了我国高水平的波斯语专家与专攻西北边疆民族史的专家,这一团队将强强联合、共同攻关。该项目的合作单位有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东方文学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同时,伊朗德黑兰大学人文学院、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中央欧亚研究系等国外相关学术机构也将为该课题提供重要支持与合作。

  该项目评审专家认为,“这是我国首次对与我国古代民族史关系密切的外国史籍进行全面、彻底的研究,意义重大”,并表示相信此课题的最终成果将“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学术精品,为国家争光,对世界作贡献”。(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企业与传媒:共赢与突破

  本报讯(记者张凤娜) 1月15日,由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和四川大学新闻传播研究所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传媒与企业发展高峰论坛暨企业传播研究会”筹备大会在京举行。本届论坛以“企业与传媒——共赢与突破”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和学者以及传媒界、企业界人士共同探讨传媒与企业的共同发展路径,以及如何在新的环境条件下实现传媒与企业的共赢。全国工商联原党组成员、秘书长谷彦芬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谷彦芬以中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为例,强调了媒介在信息社会的重要性。她说,我们已经走进泛媒介的时代,被各种传媒所包围,所以企业不应只是把传媒当做传播平台,而是要努力把传媒当做营销平台和品牌塑造平台,要与传媒共同策划专题,共同组织活动,共同传播品牌,实现传媒与企业的合作与共赢。

  业界人士认为,传媒和企业之间存在着互相推动、合作共赢的关系,当下影响企业效益的各种因素中,传媒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传媒已成为企业的一种外在资源,不仅延伸了企业信息传播的宽度和广度,也延伸了企业价值链。而企业与传媒的合作也不断丰富着传媒本身。二者之间是互利共赢的关系。

  专家指出,随着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和传媒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面对的传播环境具有更多的可能性和更深的复杂性,企业必须提高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否则就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有利地位。在通往企业和传媒合作的道路上,“桥梁”、“市场意识”、“责任”都是不可忽略的关键词。(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