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悦)“在过去300年里,发达国家的比例不到20%,发展中国家的比例超过80%;在大约50年里,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的可能性约为5%,发达国家保持发达水平的可能性约为90%。”中国科学院1月16日发布的《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转换作出上述判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出席了报告发布会。
该报告认为,现代化科学是关于现代化现象的一门交叉科学,研究18世纪以来世界前沿和国家发达、关于现代文明的前沿变化和国际竞争,涉及现代化现象、现代化研究和现代化理论等。现代化是18世纪以来的一种世界现象。就像一场国际马拉松比赛,跑在前面的国家成为发达国家,跑在后面的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两类国家之间可以转换。从国际竞争的角度看,只有部分国家能够达到和保持世界先进水平。国家发达有三个标准,即先进生产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创新价值比例比较高,有大量的先进资本、先进工厂,创造更多价值。国家发达有三个动力,一是创新,二是学习,三是竞争。
报告认为,我国实现发达可分四步。第一步是进入世界前60名,完成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步进入世界前40名,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第三步进入世界前20名,成为发达国家;第四步进入世界前10名,走到世界前列。在生产力方面,技术进步要创新和学习并举;提高创新效率,提高人均有效劳动和有效投资,人均技能和管理水平;增加先进技术比例,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吸引国际投资,扩大国际市场;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社会进步方面,按贡献分配,按需要调节;要实施“小康工程”, 消灭绝对贫困,促进社会和谐,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在人的发展方面,要各尽所能,平等互利;公平竞争,普及高等教育,尊重个性和民意选择。
据了解,在1900年到2010年期间,现代化研究的外文文章达8000篇,外文图书有2000多部,中文文章接近5万篇,中文图书将近2000部;其中,本世纪前十年的文献数量占了总文献的将近一半。现代化研究高潮已经出现。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