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治“堵”妙招
美国:重视科技手段
美国被称为“轮子上的国家”。据统计,美国每年因为堵车将损失约42亿个工作小时,另外还要多消耗100亿升燃油,这两项损失加起来每年会给美国造成780亿美元的损失。美国强调通过科技的力量解决交通问题。在洛杉矶、旧金山和迈阿密等大城市,市政当局通过在交通设施上应用先进信号控制系统来提高高峰时段道路的使用效率。各地政府都组建有专业的巡逻人员,可以对交通事故进行快速及时的反应。另外政府还鼓励对道路导航软件的商业开发,鼓励市民使用GPS等导航设备提高出行的效率。
以色列:免费借自行车出行
近几年,以色列运输部与地方政府共同出资,在耶路撒冷、特拉维夫、海法等城市修建专用的自行车道,并在道路的起点向希望通过自行车出行的人们免费借用自行车,人们在使用自行车之后在道路的终点将自行车还回即可。
韩国:奖励少开车
在韩国,如果有车一族每周自愿少开车一天,他的车上会被贴上一种专门的标签,有了这个标签,这名车主就可以在停车和经过某些收费站的时候享受到一定的优惠。
德国:避免施工造成的堵车
在德国,相关法律规定禁止在相邻的两条街道同时进行建筑施工,以避免由于施工造成交通堵塞。但是如果相邻的街道发生了紧急的地下管道故障,可以不受此条法律限制。另外,任何建筑公司在施工之前都要取得相关部门的许可,以保证其施工不会影响周围街区的交通状况。
西班牙:重视停车问题
近年来,西班牙马德里市修建了发达的地下停车场网络,在这个城市的主要商场和广场下面都建有多层的停车场,以此减少路面停车对道路资源的占用。另外,马德里政府还在城市郊区建设了16个大型停车场,这些停车场可以容纳5万辆汽车。
芬兰: 统计“手机出行量”
芬兰是个手机普及程度很高的国家,在芬兰,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交通管理部门和移动通信运营商共同开发了一套交通流量监控系统。这个系统的特点就是统计在道路交通上“出行”的手机数量。相关部门通过在道路上每隔4.5公里设置一个传感器来跟踪手机的移动情况。通过统计“手机的出行量”,这套系统还可以计算出交通工具的平均时速和道路的负荷程度,并以此向交通管理部门迅速反馈信息。相关道路信息也通过电台、电视台的方式迅速告知民众,提醒民众绕开拥堵路段。(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