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莱顿大学学者研究发现 爱阅读的儿童更能适应社会
荷兰莱顿大学研究人员Suzanne Mol通过研究发现,喜爱阅读的儿童和年轻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会更强。Suzanne Mol通过分析比较了146例各个国家和地区相关研究,其中一万多名2—22岁青少年学生和儿童参与了研究。他认为,爱阅读的儿童和学生与不爱阅读的差别非常之大,最明显的是情绪上的积极状态。喜爱阅读并且擅长阅读的青少年学生和儿童,不仅在语言方面锻炼的更好,而且智力发育方面也更好,因为阅读和认知能力是相互促进的。他同时提出,当家长为孩子阅读时,适当的提问以及将书本中的内容联系实际生活能够大大增强孩子对于语言词汇的学习和阅读能力的提高。
挪威奥斯陆大学研究人员发现 中国网络社区成为缓解压力的安全阀
挪威奥斯陆大学文化和东方语言研究所研究人员Cuiming Pang指出,中国的网络社区群体成为缓解社会压力的安全阀。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强烈的个性化过程在中国发生,快速成长并且数量庞大的中国网民开始寻求自我表达欲求,网络也逐渐成为他们为自己生活负责任的一种方式。从另一方面说,网络似乎能够吸收个人和社会群体的争端和矛盾。同时,Cuiming Pang也在研究中指出,中国的网络自我审查制度也是非常重要的。网络社区群体的管理者通常会在为用户提供足够空间的同时保持着应有的界限。虽然中国目前以维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为重,但是普通的中国人拥有越来越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很重要。
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学者聚焦环境问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Richard White等学者认为,当前,仅仅靠自然科学已经无法全面解释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大量问题,环境问题已成为包括人文和社会科学等不同学科的共同研究对象。工业污染、食物短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巨大的生活水平差异等与环境有关的问题都需要考虑其历史和文化原因,在这些方面,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具有重要价值。为此,在政治哲学教授Debra Satz的领导下,斯坦福大学近日成立“环境规范、公共机构和政策:BlokKer研究组”,成员来自政治、哲学、文学、历史等不同的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主要任务是讨论环境问题的哲学和伦理困境。参与者每月召开一到两次研讨会,就与环境问题有关的伦理和政策问题,如公平的含义和评价、公共机构的作用、以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使用的制度设计等焦点展开讨论。在最近的一次研讨会上,与会者讨论了转基因食品的优点和风险。与会者认为,不同学科背景之间的对话有助于扩展自身的研究视野,激发研究灵感。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颜语、李彩艳/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