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容回避价值问题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1-19 11:0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无论是张载的治学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是顾炎武的文须“有益于天下也,有益于将来”,无不渗透着自觉的责任意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担当。

  我们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应该注重价值问题,应该在坚持中国立场和中国态度的前提下,总结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关注人的现在和将来。

  价值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容回避的话题。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经历的研究者,对价值的理解认知不尽相同。他们灵魂深处抹不去的价值纠结,会或隐或显地渗透到研究工作中,影响着研究的选题、进程和对问题的最终判断。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价值烙印的存在。因此,那种试图在学术研究中遵循价值中立的行为注定是永远不能实现的乌托邦。

  事实上,价值问题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关于价值概念,学界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解和阐释。马克思提到“价值”这个词时,指出价值“最初无非是表示物对于人的使用价值,表示物对人有用或使人愉快等等的属性”,“使用价值表示物和人之间的自然关系,实际上是表示物为人而存在”。 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正是在对马克思价值论述深刻领会的基础上形成的。按照主流观点,价值是一种主客体关系,指外部客观世界(客体)对人(主体)的有用性或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及精神需求的意义。

  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换一种说法,就是指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责任担当和历史功用。其实,这是一个恒永的话题。无论是张载的治学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还是顾炎武的文须“有益于天下也,有益于将来”,无不渗透着自觉的责任意识、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担当。

  当下,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价值问题的种种争论,剥茧抽丝,寻根追底,其症结还在于对“主体”的理解上。“主体”是“人”,这无可争议。但“人”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怎么理解“人”,现实中有分歧。我们认为,在国家和阶级存续的历史时空,“人”是具体的。没有脱离具体人群而存在的抽象利益,也没有脱离具体人群而存在的抽象价值。

  进入新世纪后,以价值因素为核心的软实力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思想文化领域有着巨大影响,甚至具有引领价值导向的功用。既不能漠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价值问题,也不能以糊涂哲学左右研究进程中的价值判断。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应该以中华民族为基点,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最高本质和最终价值。

  回顾文艺复兴时期思想领域的价值冲突,正是但丁、马尔西略、马基雅维利、圭恰迪尼、博丹、格劳秀斯等一批优秀的启蒙思想家高扬“人”的意义和价值,用人本主义打碎了以“神”为最终目的的价值体系,将“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在这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较量中,价值那摧枯拉朽的神秘力量可窥一斑。因此,我们搞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应该注重价值问题,应该在坚持中国立场和中国态度的前提下,总结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关注人的现在和将来。

  这就要求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注重对下述几点的诠释和观照。

  一是真善美。人人都在谈论真善美,但每个人谈论的却又不是一码事。休谟说:“对人有用的就是善行。”今天我们能对这种观点找出一百条批驳的理由。黑田鹏信说:“真善美,即人间理想。”然而,不同的价值标准,不同的文化背景,会有不同的真善美。在我为真者,焉知在彼不为假?在我为善者,焉知在彼不为恶?在我为美者,焉知在彼不为丑?“人间理想”又是何等的不同!那么,究竟什么是真善美呢?这恰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要探寻和解决的问题。我们要以核心价值为基础,建立自己的真善美标准,引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二是自由平等正义。世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受客观世界的制约,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实现自由的过程。所以,马克思说:“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平等是基于人的自然平等和尊严平等基础上,具有相等地位、享有相等待遇的权利。正义是自由、平等、权利的精神家园。亚里士多德将正义分为分配正义和矫正正义,前者是基于不平等上的正义,后者是基于平等上的正义。人们渴望自由平等正义,但如果没有适合的路径,结果会适得其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对自由平等正义路径的追寻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是社会现实。人是群体性动物,人又是生活在现实中的。研究者首先是人,既脱离不了社会联系,又必须吃喝拉撒、柴米油盐。这就注定研究者不可能抛开现实,遁入虚无缥缈的幻境。当下即现实,中国最大的现实是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关乎每一个中国人的幸福和未来。宏观上发展方式的转变,中观上住房、就业、教育、医疗、社保、安全、生态等问题,微观上个案研究。尽管视阈有别,观测点不同,但这些都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正视和密切关注的。

  四是个体心灵。心灵是人的精神存在,个体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社会的和谐源于个体心灵的宁静与超越。个体心灵的状态离不开其根源支点价值,价值观的无序、混乱和冲突会给个体心灵带来无尽的磨难。目前,社会流行的价值评判标准对金钱、权利、地位的青睐带来的浮躁与急功近利,导致个体心灵出现程度不同的扭曲。紧张、焦急、忧虑、担心、恐惧和不安逐渐成为困扰越来越多个体心灵通往愉悦和谐的障碍,不少人正在遭受心理问题的折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生产的是头脑和心灵的粮食,理应输送滋润个体心灵的甘霖。(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陈东辉 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建与政治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