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经济与文化良性互动推动社会发展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1-19 10:5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编者按: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时代的要求,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当今时代,经济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经济奠定了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文化提供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价值导向,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如何从理论上探求中国经济与文化互动之路,共同推进社会发展,是理论界、学术界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

  文化作为一个民族走向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密码,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所以,文化是上游,大国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崛起,还包括文化繁荣。

  近日,以“发展:文化与经济的互动”为主题的第四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在京召开。与会专家针对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等问题发表精彩的学术报告,为深入地理解和探讨社会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宽阔思路。

  大国崛起是经济和文化的双繁荣

  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北京大学教授郭建宁提出,打造文化软实力应从战略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三个层面入手。在战略层面上,要充分认识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扩大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文化作为一个民族走向全球化进程中的名片、身份证和密码,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文化符号和精神家园,所以,文化是上游,大国崛起不仅仅是经济崛起,还包括文化繁荣。郭建宁认为,经济是硬实力,文化是软实力,两者不可偏废,而软实力并不特指传统文化,还包括发达的现代文化,如果提高软实力仅仅意味着复兴传统文化,那我们就会沦为文化“啃老族”。

  在理论层面上,应该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需要一个文化链接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在中国社会实践和中国文化传统两个维度上展开,中国文化讲的“形”和马克思主义讲的“实践”,中国传统科学讲的“相反相成”、“物极必反”与马克思主义讲的辩证法,中国文化讲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马克思主义讲的改造世界,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大同社会与马克思主义讲的共产主义理想之间就有内在的连接点和结合点,两者结合统一起来才有生命力。

  在实践层面上,当前很重要的就是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抵御低俗、庸俗、媚俗之风。物质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必须反对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文化产品。

  认识文化上的“中国制造”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杭间在报告中以圆明园画家村、宋庄画家村和798艺术区的文化地图为切入点,分析了文化上的“中国制造”是如何从弱小发展到繁荣的复杂过程。从上世纪80年代末圆明园画家村到宋庄画家村及798艺术区,中国当代艺术的焦点也从政治上的理想主义转移到了经济上的现实主义。这个过程明显标志着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特别是在经济市场化和全球化浪潮的强力推动下,当代文化发展已经跃出了纯粹精神王国,通过产业化和市场化而成为当代经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独立变量。杭间认为从世界当代艺术发展角度来看,视觉艺术由于其媒介综合性和切入大众消费的直接性而对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应该重新认识以视觉艺术为主体的当代艺术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中的意义,不过将798这样的艺术区看成是国际著名的纽约切尔西艺术区而寄希望于它成为“当代文化”的中心和先锋思想的发动机,恐怕是不可行的,因为这个创意产业区的商业取向会极大地削弱思想的先锋性和革命性。政府的文化产业推动者、当代艺术家、艺术投资者如何各得其所是值得探索的一条中国道路。杭间认为,从文化消费角度看,只要中国人对自身文化有足够的自信和反思能力,文化上的“中国制造”将是对中国和世界当代文化的丰富。

  文化要渗入产业

  一个社会如果没有合理的文化的协调、制约,只遵循市场法则的经济发展会变成怎样的社会?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陶东风认为,可能变成一个富裕但没有文化和人间温情的社会,一个无知者富、弱肉强食的社会,一个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所谓发展的社会。为防止这种情况发生,他提出文化应该与经济互补和相互渗透。这并不是指把文化做成商品、推销出去,而是人文关怀和人文价值应该渗透到产业和经济中,以免产业为了经济效益而失去“良心”。如果说文化的产业化只是意味着文化越来越成为能产生高额利润的商品,那么,这种所谓的“文化产业”本身很可能变得没有文化。一个能够赚钱的创意,也可能是一个趣味粗俗、格调低下甚至违背人道德底线的创意。比如,一个房地产广告这样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白领尽开颜。”此广告语显然是化用了杜甫的名诗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开颜。”但把“寒士”改为“白领”,不但是审美品格的改变,文化品位的改变,也是道德立场的改变:从同情贫贱者变成了迎合富贵者。但就这个广告的创意而言,它把古代文化名人和文学经典的知名度加以挪用和嫁接,可谓颇富新意,可是炫富广告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一种无形伤害。因此陶东风认为,一个好的创意是一个有益于人类文明的创意,这样的好创意必然有自己正面的道德维度和价值维度。

  经济发展需要健全的个体支撑

  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水平越高,就越能够在经济全球化中把握主动,占据有利位置,一个文化落后或有文化缺陷的地方,经济发展也很难提高,即使获得一时的增长,也难以为继,而文化发展的水平取决于人的素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由在“个体、文化与经济发展”的报告中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个体和文化作为支撑?他认为,以科学和民主为内核的“人”才能创造出适应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文化,从而更进一步提升经济的发达程度。反过来,如果把“人”看做工具化的劳动力来利用,则很难激发出创造的活力,经济增长也是短期而非持续性的。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阐述过的,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目标,从教育角度来讲不能把人作为生产要素、劳动力来培养,应该作为人来培养,使其具有健全的人格和知识。李由认为,培育健全的个体及有创造力的文化依赖于两个社会条件,一是民营企业有公平竞争的权利,二是需要一个有效政府为全体公民提供充分的公共服务。(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田小满)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