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于博 通讯员陈元中 宋朝光 陈媛)近日,全国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学术研讨会在广西民族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研究等一些学科前沿问题展开深入交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研究
与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发展逻辑和发展规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前沿性研究课题。复旦大学教授顾钰明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三次重大选择的历史进程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发展逻辑的关系,其中第三次选择是中国发展模式的选择,形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现代化发展成果——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只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才能复兴中国。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杨凤城认为应当在历史与理论的结合中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避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有余而历史研究不足的现象。广西大学教授韦日平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新进程”问题,认为“新进程”的逻辑起点是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历史前奏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重新评价,标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范式是“共同主题”+“基本问题”。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陈元中认为树立践行使命的学习理念,确立符合理想的学习取向,推进政党学习制度化和树立良好学风,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重要意义。广西民族大学教授高建平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意义视角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作了研讨。与会者还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卓越贡献进行了广泛学术交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研究
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理论问题,与会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基本问题、理论创新、实现路径等进行了探讨,拓宽了研究视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雷声强调要从时代化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体系的建构、发展和创新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从大众化视角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当务之急是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中提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原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刘卓红则从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批判和反思、对不同文化的吸收、理论范式的转换层面探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问题。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金龙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进行了探讨,认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是动力,人民群众的理论取向是坐标,人民群众的实践智慧是理论素材,人民群众的实践是理论的尺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拓宽新的研究视阈。广西民族大学教授何龙群以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为视角探讨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创新发展:“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了不同制度国家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思想,开创了用和平手段解决国家之间争端的新办法;与邻为伴、与邻为善方针,睦邻、安邻、富邻政策,奠定了新型周边外交的基础;倡导建立和谐世界、确立“开放合作,互惠共赢”战略,建立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格局。广西民族大学教授唐贤秋探讨了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中国化特性,认为马克思主义廉政理论实现了廉政理论从工具价值向目的价值的转换,体现了廉政理论主旨的一贯性,从严治党的坚定性,权力监督的明晰性,制度倡廉的科学性,理论创新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在拓宽具体研究视阈问题方面,专家学者们还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人的发展理论、中越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比较、马克思主义本土化的经验教训、生态文明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民族文化、传统政治文化关系进行了研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研究
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如何在实践中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炳林认为在全球化挑战中我们应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时代特征相结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秦宣建议抓住金融危机背景下复兴马克思主义的时机,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并认为金融危机不是信用危机,而是体制性危机,是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吉林大学教授韩喜平认为应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和“以人为本”的优越性。广西师范大学教授林春逸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一场价值观的革命。(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