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蒙古学要为社会服务——访内蒙古大学副校长齐木德道尔吉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1-17 14:4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155期独家报道“ 绝学大寻踪之四八思巴文”文章之一。

  记者即将离开呼和浩特的时候终于采访到了工作繁忙的内蒙古大学副校长齐木德道尔吉。除了八思巴文,齐木德道尔吉也站在高校管理者的高度,就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科的发展进行了回顾与展望。

  《中国社会科学报》:八思巴文是您一开始学习的专业吗?您目前的八思巴文教学和研究工作如何?

  齐木德道尔吉:我研究生时的研究方向是女真文字,研究古文字必须读其他语言的文献,这样我开始学习八思巴文。包祥老师当时开设了“民族史与文学”课程,研究民族史必须懂得古文字和古汉语音韵学,我曾是这门课的忠实听众。现在我仍然在为硕士生、博士生讲授这门课,其中八思巴文是必须讲的。我现在教授八思巴文与包祥老师当时的教法不尽相同,包祥老师是以古文字学的视角讲授八思巴文的,并以八思巴蒙古语为主,而我在教学中注意综合性,力求蒙汉并重。八思巴文对汉语音韵研究贡献很大,从八思巴文《百家姓》就可以看出,当时汉字的读音与现在差别很大。近代汉语是在元代形成的。这些都是我讲课的内容。

  2007年,我到西南大学时偶然发现大学博物馆收藏了一枚铜牌符,是原西南师范学院教授邓子琴上世纪50年代“土改”时在四川阿坝藏区发现的,带回来后在《西南研究》上对其进行了考释,但博物馆如今没有人能认得牌符上面的文字。在牌符研究中,很多学者只关心正面,而忽略了背面的反刻,我发现很多牌符背面有红印泥残留,很可能这些牌符兼具印章的功能。

  自从内蒙古大学金牌被报道之后,蒙古汗国及元代文物不断出现造假的情况,而且造假水平越来越高。内蒙古大学的民族博物馆也收到过契丹文石碑的捐赠,但最后认定为假文物。我经常收到各种八思巴文文物要求鉴定,发现仿制品非常多。

  《中国社会科学报》:请您介绍一下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发展的历史和目前的状况。

  齐木德道尔吉:我校的蒙古学教学研究工作主要由蒙古学学院、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和蒙古学研究中心三个机构承担,包括历史、语言、文学和今年开始招生的民族史等专业,占据了内蒙古大学文科的半壁江山。

  1995年,包祥老师和我一起策划建立了蒙古学学院,由五个单位和图书馆蒙古学学部组成。从1995年到2000年我担任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科研、行政和研究生工作。学院建立以来学校一直非常重视,老一辈学者为我们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我是眼看着学院一点点发展起来的,记得1995年学院建成的时候一台电脑都没有,还是我1990年回国时带回了一台“386”,开始教工作人员用电脑。1997年内蒙古大学成为“211院校”后情况好了很多,我们一下子就拥有了几十台电脑。

  我从德国一回来就开始策划筹建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1998年正式成立,由原来的民族学与社会学系和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部分组成。民族学与社会学系教师大多是蒙古族,汉语不好;公共管理学院教师大多是汉族,不懂蒙语。组成学院以后,蒙古族和汉族老师可以很好地取长补短。民族学与社会学系开始影响不大,现在朝气蓬勃地发展起来,包括蒙、汉、阿尔泰等民族艺术、民族法制、民族政治、民族经济等专业。民族学现有二级学科博士点“民族史”,这为我们现在申报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0年,又成立了教育部蒙古学研究中心,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国家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我从2005年至今担任中心主任。中心是一个学术研究平台,下设蒙古历史文化、蒙古语言文学和蒙古社会经济三个研究室,涵盖目前蒙古学的所有领域。根据教育部安排,我们中心每年由三个研究室各承担一个重大课题,每个课题经费20万元,由团队合作完成,团队成员除学院教师外,我们也经常从外校、外地甚至国外聘请专家学者。经我的联系,中心持续与德国波恩大学互派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我本人也正在计划到日本做为期半年的学术访问。

  《中国社会科学报》:蒙古学应是内蒙古大学最有特色的学科,您认为目前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学有哪些优势,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齐木德道尔吉:内蒙古大学的老校长乌兰夫曾经提出“办学和研究并重,地区研究和民族研究共举”的理念,根据这个理念,“十二五”规划中,我们的各个学科都制定了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具体措施,希望内蒙古大学能够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目前民族问题成为了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内蒙古经验对全国民族问题具有战略意义,内蒙古大学必须承担起社会责任,只有民族稳定,国家才能团结。因此,原来传统文献资料的研究已经远远不够了,现在的蒙古学要为社会服务,比如人口比以前多了很多,现在语言运用的情况怎么样?生产方式有哪些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带来了哪些问题?哪些东西应该保护?哪些东西应该抛弃?针对这些问题都应该进行扎实的科学研究,为政府献策。

  我们刚刚对蒙古学研究中心的发展进行了非常全面的规划。蒙古历史文化研究室经常承接大型课题,蒙古语言文学研究室历史上一直很有实力,但这几年没有注意和社会结合,又丢掉了很多传统,做文字信息研究也没有太大进展。这暴露出我们的语言研究和其他学科合作能力差的问题,另外思想还需要进一步解放。

  内蒙古大学的蒙古学非常有前途,我们有良好的学术积淀和学风,从不写没有根据的文章。我们要求研究蒙古语必须懂得多种语言,比如研究清代蒙古史就必须学习满语,因此我们的研究生语言能力都很强。我们现在的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素质很高,但体制上还有改革的空间。现在我们要再争取一次大的快速发展的机会。老一代学者基础研究做得非常扎实,现在我们要在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同时拓展研究领域,社会、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的研究都要开展起来。

  近日,内蒙古大学党委正式通过成立蒙古学学部的决议,由蒙古学学院、蒙古学研究中心和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组成,以便增强影响力,更好地进行人才、资源的调控及开展学位授予工作等,学部可以直接形成学校层面的决议。另外我们刚刚申报了国家一级学科博士点,民族学胜算应该很大。(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刘潇潇)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