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域外传真
作者:cuicen   日期2011-01-17 16:0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农民工和户籍问题引起国际学术界关注

  国际知名的城市和区域研究交叉学科期刊《环境和规划(A辑)》(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在2010年第3期中连续刊登了两篇研究中国的农民工和户籍问题的文章。

  由西安交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悦中山博士、李树茁教授、Feldman教授、杜海峰教授合作完成的《流动选择:关于中国农民工意愿的代际视角》一文基于2005年在深圳搜集的针对农民工的调查数据,讨论了“70后”和“80后”农民工意愿的差别。在对农民工三种生命历程轨迹(在城市定居、返乡从事非农业工作、返乡从事农业工作)讨论的基础上,发现新一代的农民工更希望选择返乡后从事非农业工作。而这种选择其实反映了新老农民工之间想法的差异:对于年龄、家庭责任、工作类型的考虑决定了上一代农民工的选择;而初始的迁移动机、社会网络、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更为强烈地影响新一代农民工的选择。因此,新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将迁移视作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投资的一种形式。事实上,上一代农民工中受教育水平较高的人们也有较强的从事非农业工作的意愿。然而,由于市场转型和生命周期因素的共同作用,他们的这种意愿并不像新一代农民工那样强烈。

  由杜克大学傅强博士和北京大学任强副教授合作完成的《中国城乡分割下的教育不平等:户籍制度与教育回报》一文基于我国东南部11个省的2005年全国人口1%抽样调查数据,研究了在城乡分割的格局下户籍制度对于教育回报的影响。该研究发现,户籍制度对于收入的影响与劳动者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其他特征(如职业、受教育年限和工作地点)密切相关。具体来说,户籍制度对于收入的影响主要通过户籍对于教育回报的影响而实现。基于样本的回归模型,该文发现不同户籍类型间(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劳动者的教育回报,随劳动者受教育程度的增加而急剧缩小。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劳动者教育回报的差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达到顶峰。在教育资源城乡分配极不均衡的背景下,这一结果反映了我国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出生地和接受义务教育的地点是否处于城市。

  社会科学中的因果推断

  来自牛津大学的Peter Hedstr?觟m教授及其合作者以“社会科学中的因果机制”为题,从理论思辨角度讨论了社会科学中的因果机制问题。最近几十年来,社会机制和基于机制的解释(mechanism-based explanations)在社会科学和科学哲学领域中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该文批判式地回顾了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对于机制研究的重要贡献。首先,文章从哲学角度讨论了基于机制的解释并将其与因果关系以及“覆盖律”(the covering-law account of explanation)模型联系起来。其后,阐述了有关机制的思想如何在社会科学中被应用。最后,文章讨论了分析社会学的最新发展、社会学解释的本质、行动理论在基于机制的解释中的作用以及其他一系列与因果机制有关的问题。

  在2010年出版的《美国社会学年度评论》中刊登了两篇讨论社会科学中因果推断以及因果机制的文章。在题为“社会研究中的因果推断”一文中,来自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Markus Gangl教授认为,基于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的反事实模型,为阐述社会科学中合理的因果推断提供了理论框架。该文论述了基础的潜在结果模型(the basic potential outcomes model)并讨论了社会科学研究中处理识别问题(identification i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的若干重要方法。在存在非混淆效应(unconfoundedness)或未观察到的异质性的情况下,该文回顾了估计处理效应(treatment effects)的若干统计方法。作为对以往该领域综述总结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重点归纳总结了近年来有关不同估计量、(类)实验方法、非参数估计和半参数估计、双重差分分析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 estimation)、工具变量等一系列与因果推断有关的方法上的突破。最后,作者提出社会学研究应进一步借鉴经济计量学和统计学中近年来的有关新方法。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金波/编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