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该不该扶”到底折射了什么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2-14 15:5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碰见老人跌倒在地,扶起来,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举手之劳,轻而易举。为什么对如此简单的问题,人们却各持己见,进行了旷日持久的讨论?难道扶起一个老人比登天还难?

  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自古崇尚的侠义行为。“该出手时就出手”,救人于危难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无论是谁,碰到这种紧急情况,出一点力、伸一把手、打一个电话便可使老人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使一个家庭合家团圆、幸福平安。几乎不费任何周折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何况“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扶老人一把,天经地义,人之常情。

  究竟是什么让多数人面对跌倒的老人徘徊而不前、犹豫而不扶呢?难道是我国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低下和社会诚信缺失?中华民族是“仁义之邦”、“礼仪之邦”,自古就具有崇尚道德的优良传统和注重修身的民族精神,从来都不缺少伦理道德的思想和修养,也不缺少民族精神的践行者。同样,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自己的老人要孝敬有加,对别的老人也应该一视同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数人不敢扶,难道是“国民道德滑坡”?市场经济下的确有些人唯利是图、冷漠自私,但这绝对不是主流。用“国民道德滑坡”解释一部分现象尚可,若解释大多数现象,那简直是污蔑。“该不该扶”的话题到底折射反映了目前中国人什么样的社会心态和治理困境?

  “老人倒地该不该扶”这句话的“潜台词”并不是“不该扶”,而是“扶了以后,会不会被讹诈诬陷,被冤枉委屈?如果被诬陷了以后,会不会澄清?司法机构会不会秉公执法,会不会还无辜者一个清白,给助人者一个公道?社会舆论会不会让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如果大多数人得出的结论不是“一定会”, 那么不信任的心态必然会使其在是否行善举的问题上犹豫不决。

  最初,引起这个话题的是几起司法判决。南京彭宇案、天津许云鹤案、南通殷红彬案等几起案件,当事人出于好心,扶起了跌倒的老人,却导致官司缠身,麻烦不断,有理难辩。后来卫生部公布了《老年人跌倒干预技术指南》,提醒公众遇到老人跌倒的情况,不要急于扶起,要分情况进行处理。卫生部借机适时地向公众普及医学知识,这种做法无可厚非,但转移了话题焦点和公众的视线,加剧了人们扶起老人的恐惧心理。

  “该不该扶”的话题,主要折射出来的不是民族道德问题,不是医疗技术问题,而是社会管理水平的问题。社会管理水平低下,缺乏“辨别真伪、澄清是非、惩恶扬善”的管理能力,必然导致许多人心存畏惧。多数人不伸援助之手,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后果的担心。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事件的具体情况越来越复杂。辨别真伪、区分是非的难度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更高素质的管理者,更先进的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水平必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如果不适应、不协调,必然会付出损失道德的惨重代价。由此可见,“扶不起”的真实原因是公众对社会管理水平和社会舆论的不信任。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撞到老人,为了逃脱责任,伪装成“扶起者”,但管理者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除了扶人者事先要考虑通过保留证据保护自己,国家机关也应该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保证审判裁决的公平、公正、透明,增强公民的信任感。只有每个公民高度信任政府的管理水平,不会怀疑司法的权威性、公正性,那么才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助之手。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长庚 单位: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文史部)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