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场所学习开辟教育“新疆域”
本报上海讯(记者胡言午)在终身学习时代,“工作场所学习”日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12月4—7日,第七届国际工作与学习大会在沪召开。大会以“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工作场所学习与人才发展”为主题。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位代表与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黄健指出,工作场所蕴涵着丰富的学习机会,特别是大量非正式学习、团队学习、基于实践的行动导向学习等,颠覆了传统的学校教育与学习理论,将个体与组织的学习和人类社会变革与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工作场所学习已成为未来国际教育发展的“新疆域”。我们要超越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学习模式,重视工作场所学习的理论创新,促进人与社会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院长吴江在发言中表示,“2000年,我国人力资源数量已占世界人力资源总量的24%,成为世界上占人力资源总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当前我国人力资源发展依旧存在人力资源结构性矛盾,中国由人力资源“大国”向“强国”的转变尚需时日。
大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促进委员会办公室以及国际工作与学习大会咨询委员会共同主办。据悉,两年一度的国际工作与学习大会自1999年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本届大会是该系列国际会议首次在亚洲国家召开。(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西北民族走廊书写文化互化画卷
本报讯(记者曾江)近日,首届西北民族走廊的文明、宗教与族群关系研讨会在京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问题研究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多家单位的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
与会专家认为,自费孝通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西北民族走廊”这一学术概念以来,学者们首次就西北民族走廊研究相关问题、方法、田野经验、案例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学术交流。会上,学者们还对本报今年刊发的西北民族走廊相关系列报道给予肯定。
西北民族大学教授郝苏民指出,在西北民族走廊民族聚居区的过渡地带和族群杂居地区,产生了多族群混居现象,对中国族群交叉杂居、共存共荣的民族格局形成作用良多,“西北民族走廊上的族群书写出一部文化互化的生动画卷”;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庆英指出,在学术研究方面,西北民族走廊与敦煌学、西夏学、藏学、蒙古学、突厥学等学科以及东西交通史研究密切相关,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交叉点。(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保护金融安全重在加强监管
本报讯(记者陈杉杉)12月3—4日,2011年中国法学会银行法学研究会年会在京召开,20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国际金融形势下的中国金融法制建设”进行了深入探讨。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教授邓纲认为,金融消费者尚无统一和权威的定义,但把金融消费者定位为自然人已成共识。我国应该建立相应保护和监管机制,更规范、合理地处理金融领域中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纠纷。
加强金融监管、保护金融安全是与会者普遍的呼声。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水林认为,监管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更重要的是规制风险、保护金融安全。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强调金融行业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建立良性的社会信任与行业秩序。另外,与会学者还提出,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也是推动国家完善制度的过程,理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规范行业秩序,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监管体系,有助于摆脱困境,化“危”为“机”。(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社科工作要深入基层开展调研
本报讯(记者胡言午 郭潇雅)近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大会扬州市学术专场在高邮市举行。高邮市委书记丁一出席并致开幕词。
江苏省社科联党组副书记汪兴国指出,实践是哲学社会科学创新的源泉,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努力从人民群众广阔而丰富的实践中提炼研究题材,汲取思想养分,才能创作出优秀的社科精品,而这也正是基层理论工作者的优势所在。
扬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袁秋年表示,理论工作者要面向基层,以实践为基础,以生活为源泉,以群众为依托,扎扎实实开展调查研究。同时,要深层次研究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把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升华为理论概念,推出一批质量较高、可操作性强、文风清新活泼的研究成果,更好地服务群众、服务实践、服务决策。
据了解,扬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自2009年创办以来,在各界专家学者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已成为扬州市启迪思想、理论创新、建言献策的一个公共学术交流平台。(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