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观察发现,语言伴随性手势(speech-associated gesture)是人类交流的普遍特征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会频繁地使用手势,优秀教师使用手势的频率更高。在语言发展的早期,处在单词句阶段的儿童就能够以一种系统化的方式协调手势和言语。先天盲童虽然从未看到过其他人使用手势,但仍会自发地发展与语言相伴随的手势。即使言语交流的双方都无法看到手势,语言伴随性手势也不会消失。
语言伴随性手势有利于双方交流
依据是否伴随着语言产生,可以将手势分为非表象性手势和表象性手势。非表象性手势包括标志性手势和连续敲打的手势,可以独立于语言使用。表象性手势伴随着语言产生,在个体生活中产生的比率非常高,包括指示性手势、隐喻性手势和象征性手势。但事实上,对手势很难进行非此即彼的分类,它们的功能也存在着混合和重叠。手势的发展受文化交流和地理环境的影响,即使是标志性手势,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表达的意义也可能不同。例如,“OK”手势,在许多地区表达“可以、行”,但在法国、土耳其和希腊却表达相反的意义。同时,文化习惯、认知维度、语言多元性和手势在语用上的不同也会影响手势的使用和交流,如加纳人因左手禁忌从不单独使用左手进行手势活动。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马利军 张积家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