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收入增加和储蓄惯性是城镇居民高储蓄主因
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框架内,使用1997—2008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第一,持久收入的增加和储蓄惯性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储蓄率,这两个因素可以对1997—2008 年间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幅中的大部分进行解释,而财富水平的影响比较微弱。第二,少儿抚养比与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进一步导致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变。第三,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不确定性,显著降低了城镇居民的储蓄率,而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却产生了与之相反的影响。此外,公共支出结构、通货膨胀率以及实际利率并没有对城镇居民储蓄率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城镇居民的高储蓄率可能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从提振城镇居民消费需求的角度出发,各级政府应大力发展城镇社会保险事业,而在近年来养老、医疗等基本险种的覆盖面已有大幅度上升的背景下,一方面需要特别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另一方面要将城镇社会保险工作的重点转向提高保障水平。
(沈坤荣、谢勇,《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1997—2008——基于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11年9期)
收入不确定性显著影响农村居民储蓄率
由于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农村居民的收入容易受到气候条件、自然灾害、病虫害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并且各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在农村也相对缺乏,尤其是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在农村的覆盖面和保障程度都明显低于城镇。因此,农村居民在日常的社会经济生活中面临着较高的不确定性。
中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消费一直滞后于城镇。基于2006 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库的研究发现:第一,持久收入、收入的不确定性与农村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收入差距的上升将会导致农村居民储蓄率的明显上升;第二,农村居民储蓄率的生命周期特征并不明显,但在考虑家庭教育、医疗支出后,储蓄率却表现出显著的“U 型”生命周期特征,并且在45—49岁达到整个生命周期的最低点;第三,家庭的人口年龄构成对农村居民储蓄率具有显著的影响;第四,农村居民储蓄率与其财富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并且户主的政治面貌、文化程度、性别对农村居民储蓄率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谢勇,《中国农村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1期)
抚养比与储蓄率负相关
由于生育率和预期寿命会影响到当前或未来的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和老人抚养比),因而经济增长率会通过生育和寿命影响到人口结构,即人口结构内生于经济增长。
在人口结构内生的框架下研究人口结构对储蓄率的影响发现,由于收入水平提高和经济增长加快,预期寿命提高、出生率下降,使得老人抚养比升高和少儿抚养比降低,即出现人口老龄化过程。由于少儿抚养比下降幅度远高于老人抚养比提高幅度,这个过程会增加储蓄和投资,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均消费水平。由于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降低会使出生率增长,因而少儿抚养比升高,这个过程会降低储蓄和投资。这时要促进经济增长,需要政府的干预,在公共政策上提高对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投入,提高未来人口的人力资本水平和预期寿命。当这部分人进入成年时期,少儿抚养比和老人抚养比都会下降,因而储蓄率提高,经济增长水平也相应提高。否则,过高的生育率和少儿抚养比会抑制经济增长,从而使这些国家和地区陷入“贫困陷阱”。
目前,中国的人口结构仍然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阶段,老人抚养比刚刚超过10%。如果少儿抚养比持续下降,未来老人抚养比会继续升高,实现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必须以降低储蓄率为代价,这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和人均实际收入的下降。为此,政府需要制定合适的人口政策,适当鼓励生育,提高年轻人口的比重,为未来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
(董丽霞、赵文哲,《人口结构与储蓄率:基于内生人口结构的研究》,《金融研究》2011年3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