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44期 特别策划 “入世中国 腾飞10年”文章之一
伴随着外界的掌声和国内的祝贺活动,中国迎来入世十周年。自2001年11月11日加入世贸组织至今,中国涉及贸易纠纷案件31起,其中8起为原告,23起为被告;对中国的8个裁决中,7个得到遵守,另外1个仍存有争议。一直以来,政治因素在双边经贸关系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中国接受世贸组织裁决,表明其向承认条约义务和遵守国际法的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仅此就值得祝贺。事实上,最近世贸组织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Pascal Lamy)在成都的一次会议上发言指出,中国虽然“未百分之百”地遵守WTO规则,但WTO规则在中国基本上得到了遵守,拉米给中国的评分是A+。
在拉米的意见中,对银行和金融服务贸易这一特定领域没有足够重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承诺,2006年12月10日前,中国国内银行服务全面向外资开放。人们以为,2006年之后,中国银行业应该是一个“可以争夺的”行业。果真如此,外资银行的进入,应该有利于中国既有银行业绩的改善,以及平均效率和竞争力的提升。然而,尚无足够的证据表明,2006年可以代表中国银行业的转折点。中国学者关于银行效率的大多研究表明,相对于四大国有银行而言,股份制银行更具效率优势。但最新的研究表明,银行业整体效率的提高,更有利于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增长速度高于全国股份制银行,进而高于国有商业银行。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国有商业银行在银行业中的占比逐渐下降,但外资银行进入对提高其效率的贡献并不显著。
中资银行的业绩并未对外资进入作出足够的反应,这一发现不符合最初的预测。林毅夫曾撰文指出,中国入世将对金融部门带来竞争压力,其对金融市场的影响,取决于国内银行如何学习先进的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水平,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据香港金融管理局的一项研究发现,1997年以来,中资银行业的成本效益不断提高,并表明,其推动力并非来源于WTO,而是来自于国内竞争。2010年,中国有3769家银行机构,其中339家是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超过10万。从人口数量和地理密度方面看,中国还不可能与拥有7000家以上银行的美国相比,但这并不表明中国的银行还不够多。至今,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市场份额仍未突破2%,不可能对中国构成什么威胁。中国有360家外资银行机构,其中40家是在当地注册的。中国对外资银行的开放仍存在较大的障碍。其中,传统的屏障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保持巨大的分支网络,开设外资银行机构支行的审批速度缓慢。中国银监会已经明确表示,欢迎外资银行在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开设分支机构,但在有利可图的东部沿海地区,审批进展相当缓慢。外资银行在当地注册分支机构需要昂贵的费用,这对保护国内银行业而言,是一个经典的保守策略。每个分支机构需要有5亿元人民币资本金,远高于《巴塞尔协议III》的要求,而且限制一次只准建立一个分支机构,从而可以确保外资银行只会以较慢的速度扩张。
然而,最强的阻碍是,限制外国投资者在中资银行的最高持股比例不得超过25%。国际银行业跨国收购的案例相对较少。西班牙桑坦德银行(Banco Santander)整体收购英国阿比国民银行(Abbey National),是外资银行规避分行网络进入门槛的一个例子。虽然保持25%的限额在WTO协议的范围内,但有人认为,这不符合WTO的精神。对信用卡发行和电子支付系统其他限制方面的问题,也仍然是外资银行和中国银监会争论的焦点。
如果外资进入不会对中国银行业构成威胁,限制外资银行扩张的政策措施可以确保外资渗透速度不会过快,那么WTO对中国银行系统的影响到底何在?中国传统的银行业务从未受到威胁,受到威胁的是财富管理领域的新增长业务以及资产负债表服务。但中资银行学得很快。1997年非利息所得对收入的贡献率约为2%,到2010年该比率提高到约20%。而相比之下,2010年汇丰银行(HSBC)中国分行同比提高了37%,花旗银行(Citibank)中国分行提高了56%。显然,外资银行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外资银行的进入,对人力资本的发展和银行工作人员的技能也已产生影响。首先是银行业对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银行人才提出了现实需求。在国外受过训练的中国员工对中资银行也创造了收益,他们与受过国内专业训练的中资银行工作人员形成竞争,对于提高银行业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产生了影响(经济学家称之为“生产者剩余”)。十年间,通货膨胀调整后的银行平均单位劳动成本提高了14%,银行家的实际收入亦大幅增长。此外,完善的风险管理流程对银行业绩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回顾这十年来,中资银行(以及中国的银行家)做得比预期要好。而外资银行则抱怨说,他们做得没有预期好。因此,从外资银行的角度看,中国得A-或许比得A+更为实在。(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肯特·马修斯(Kent Matthews) 单位:英国Cardiff商学院银行金融学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