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首份“非遗”保护发展报告出版政府应避免过度参与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2-09 15:05: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11月30日,由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1)》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我国第一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正式出版。

  全书分总报告、分题报告、年度热点、大事记、附录五部分,前三部分针对10年来“非遗”保护情况展开讨论和概括,后两部分呈现相关保护资料。

  该书认为,“政府主导”是我国现阶段“非遗”保护的重要原则,政府扮演规则制定者、资源调集者、保护行动实施者三重角色,使全国上下在短短10年内形成了保护的整体意识,但过度参与可能导致“保护性破坏”,未来应更好地发挥规则制定者和资源调集者的作用,逐渐淡化其行动实施者的功能。

  该书对“非遗”保护中最重要的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生产性保护三种模式进行了论述,认为生产性保护最具争议也最具开发潜力,这种动态保护方式与经济利益密切挂钩,有潜在破坏性因素。作为弥补,静态的抢救性保护方式的重要性凸显。整体性保护着眼整个生态区域的文化遗产保护,而不是单一项目,区域内每一个单项加起来,就形成了整体的态势。三种保护方式应综合利用,才能制定出最佳的保护方案。

  “非遗”的传承也是该书的重点。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和学校传承是最常见的三种途经,此外还有社区兴趣活动式传承。从当前传承情况看,凡被纳入学历教育的项目,传承情况都比较好,传承人的培养、“非遗”项目的持续发展前景较为乐观。也有学者认为,“非遗”传承人应在原保护地培养。

  该书指出,“非遗”教育指的是传承人之外的管理人才、研究人才的教育和面向社会大众的科普教育。按类型划分,主要有学历教育、培训班、学校普及性教育等。其中,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的培养在“非遗”学科化建设方面已走在前面。相对而言,“非遗学”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较缓慢。(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刘维维)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