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带动了城市的发展,农村人口快速向城市集聚,我国迈入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有学者统计,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缓慢,1950年为11.2%,1978年为17.92%,近30年的城市化率只增加了不到7个百分点;而改革开放后的30年,城市化进程加快,从1978年的17.92%到2009年的46.6%,增加了28.68个百分点。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对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提出了要求,没有和谐的语言生活就不可能有和谐的城市。因此,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同步实现语言和谐已不仅是个人的生活小事,更是国家的战略大事。正如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原主任赵沁平在国家语委“十一五”科研工作会议上所指出:“语言文字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为重要的符号体系,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最为重要的文化载体。语言文字的属性,决定了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方面,语言生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
“语言认同”是语言和谐的重要方面。“认同”(identity)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指“承认、认可或认为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在英语中,identity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人的“身份”,二是表示“某些事物是相同的、一致的”。显然,汉语把“认同”做动词解释;英语把“认同”做名词解释,是指相对静态的、名词性的概念。应该说“认同”既有静态的一面,也有动态的一面。它是指个人与他人、群体在情感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或结果。语言认同也有动态和静态之分,是指个人或群体对某一语言承认、认可的过程或趋同的结果。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先亮 苏珊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