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船政: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旗帜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2-12 10:3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方面,船政的地位和贡献是独特的、巨大的,它既是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更是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首先,她引进了“西艺”,迅速提高了中国近代造船、航海、飞机、矿冶、机械、无线电等科技和工艺水平。船政创办之初,“既无制作之器具,又无制作器具之器具,不但无可师匠之人,并无多识洋字,熟谙洋算,通晓洋书之人堪随其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聘请外籍人员势在必行。

  据统计,船政学堂的教习包括船厂的技术人员前后选聘了四次,总计107人。这样的引进规模,在当时的中国是首屈一指的。到1873年底,船政学堂的教学取得了巨大成就,洋教习们的包教包会成效明显。但是,船政学堂的毕业生毕竟只达到高等专科教育水平,船政学生只有到国外深造才能了解工业上的最新进步,才可以得到可靠成果,“将窥其精微之奥,宜置之庄岳之间。” 从1877—1896年,船政学堂共派出四批留学生。留学生们回国时,正好赶上晚清洋务运动进入高潮,当时不论外交、造船、开矿、海军、路政、邮政等方面都急需人才。第一届留法学生——造船专家魏瀚,1879年12月学成回国后,和陈兆翱、郑清濂等校友一起,先后设计、监造了10多艘新式军舰。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兰英 作者系福州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