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4日,“中国之声”央广新闻热线接到一位学生家长的电话,反映南京某大学要求毕业生必须开就业证明,包括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如果不开,后果自负。据学生介绍,没有找到工作的学生档案还在学校,这些毕业生不敢不开就业证明。(12月15日中国广播网)
类似上述高校学生并没有找到工作却“被就业”的情况,决非个案。如果就业形势滑稽到这种欺世盗名没有半点技术含量的地步,恐怕需要对我们的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一下深层反思了。
据人社部的统计数据显示,去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0.7%。对于这一数字,社会是存有疑问的,最普遍的质疑认为“被就业”者占据的比例很大。去年央视《焦点访谈》有报道说,某学院以扣发毕业证和学位证相要挟,逼学生找单位盖章抬高就业率。结果这个二本院校的“就业率”超过90%,部分院系接近100%。该校表示将对实际就业率进行核查,给社会一个负责任的交代。然而学校自查的结果至今不了了之。
在笔者看来,就业率本身就不是一个十分清晰的概念。不仅到机关企事业单位上班叫就业,考研、开店叫就业,还有学生为了积累工作经验,被迫“零工资”也叫就业。如果这些形式还达不到原定的指标,那学校就只好开动脑筋想办法让学生“被就业”了。
学校公然从事这种弄虚作假,其危害是巨大的。对国家而言,这种虚假的就业数据会误导国家的招生就业指导政策;对学校而言,损害了学校的诚信形象;对于学生个人而言,还没有走出校门,就首先接受了一场造假教育,这对学生的人生观培养可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为何如此大危害,学校还要乐此不疲地造假呢?往深层探究,还是利益驱动的结果,学校可以通过虚假的就业数字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增强竞争力。除了学校自身利益之外,高校的考评机制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教育部一方面对就业率造假“一票否决”,另一方面又加大高校教学评估中的就业率权重,就业不好的专业面临少招、停招的危险。对外宣传就业率下降,学校的声誉会受到影响,造成招生困难。这显然不是学校希望看到的。就业率造假被否决,就业率低就停招,这让就业不理想的学校如何是好?在生存重压下,为了上交体面的就业数据,不因就业率不达标专业被减招或者停招,学校在就业率造假之路上越走越远,就业率成为数字游戏并不奇怪。
大学培养人才不同于工厂加工产品,不宜完全以就业率来评估大学办学水平。大学生就业难,并非都因专业设置不合理所致,还与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等多重因素有关。就业供求关系本是一个动态概念,今年就业不理想的专业,不意味着明年、后年“滞销”,暂时就业好的专业也不意味着来年风景依旧独好。
大学生“被就业”是“皇帝的新装”,中看不中用,危害极大,必须尽快脱去这身“皇帝的新装”,使大学生就业回归本真状态。笔者以为,如果国家招生就业政策的确立和调整确需就业数据,不妨改革一下就业率统计机制,完善一下高校办学评估机制,同时配以强有力的社会监督。若此,刹住就业造假歪风为时不远矣。(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汉应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