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唐末艳情诗蕴涵多重情感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2-26 13:4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唐宣宗大中末年、懿宗咸通初年,随着杜牧、许浑、李商隐、温庭筠等重要诗人的相继辞世,唐诗在总体上日渐式微,但艳情诗一时兴盛。其中,韩偓的“香奁体”堪称代表。以其为例可发现,唐末艳情诗人借男女之情抒发了内心的多重情感,这些情感纠缠在一起,构成艳情诗香艳外衣下的丰富内涵。

  一是伤春悲秋的苦闷情感。唐末很多艳情诗中,描写的时间不是春草萋萋便是花落花飞。韩偓《青春》便是一首惜春伤怀的艳情诗:“眼意心期卒未休,暗中终拟约秦楼。光阴负我难相遇,情绪牵人不自由。遥夜定嫌香蔽膝,闷时应弄玉搔头。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愁。”二是有志不逞的怨怼情感。在《香奁集》中,诗人借艳情写怀才不遇的诗屡见不鲜。所不同的是,其情感展现方式不像《离骚》那样直接地以比兴表达,而是一种内心情绪的不自觉流露。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于飞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文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