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48期 特别策划“学术翻译的道与术”文章之一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中译外的发展就与中国走向世界的努力同步并行,在全球化背景下,中译外是我国展示硬实力的“帮手”,也是软实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介绍中国最为关键的媒介。
中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仅排在百位左右,但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经济总体规模、独特发展道路和巨大文化影响力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国越发展,来自国外的了解和关注程度越高,对中译外的需求也就越大。
但中译外事业的发展与其重要性和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相差甚远。目前,全国具有翻译专业技术职称和认证的人员只有三万余人。这其中大部分承担的是外译中工作,中译外人数屈指可数。有统计显示,能达到中译外定稿水平、具有翻译专业资格证书的高级中译外专家型人才在全国不到百人。
翻译是跨文化传播活动
长期以来,许多人误认为懂外语就自然会翻译,更不了解中译外和外译中之间,有如同中医和西医那般大的差别。
翻译具有跨文化传播机能,懂外语只是成为合格翻译的基本条件,还要通晓两种不同的文化。比如外译中国古代学术著作,没有一定的中文古文功底是很难胜任的。
跨文化传播的翻译工作,绝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需从本质上了解不同语言背后的语境和文化特点。比如涉及我国外交政策的“韬光养晦”一词,其含意是不当头、不扛旗、不称霸、低调行事,中国外事部门和主流媒体将其译作“to keep a low profile”(低调做事),而外国人往往翻译成“to 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隐藏能力,假装弱小)或“hide one’s capabilities and bide one’s time”(隐藏能耐,等待时机)——似乎“韬光养晦”是一种阴谋诡计。两种翻译反映了对中国基本国策的不同解读,差异非同小可。如果不能真正理解国家政策,不了解“韬光养晦”使用的语境和时代背景,译文在语法上可能完全正确,但意思必然是误导性的。
译文准确通俗、易于领会是翻译的基本原则之一,这其中,大量编辑加工必不可少。以故宫中和殿一条介绍的翻译为例——“中和殿,明永乐十八年建成,初名华盖殿,嘉靖时改中极殿,清顺治二年始称今名”,外国人搞不清中国历代年表,无法产生历史联想。为方便外国读者,翻译成英文则成为“中和殿建成于1420年,曾使用过不同名称,1645年始获此名”。
文字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翻译时需特别小心。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总结党的90年光辉历程时使用了“惊天地、泣鬼神”六个字。考虑到中西文化对鬼神和宗教的不同理解,英文译文只译出“惊天地”三字,既转达了原意,又避免了可能的误解。
人们经常列举我国中译外出现的错误,究其原因,是组织翻译的人对这项工作的性质和特点缺乏认知,让不懂翻译的人去翻译。当然,也不乏只追求经济收益、以次充好的个人翻译。
营造翻译友好型社会环境
我国中译外事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社会各界要多方努力,转变观念,共同铺设中国走向世界的宽阔桥梁。
首先,要认识到翻译是与外语专业有着密切联系但又不能混为一谈的独立学科。可喜的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明确将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翻译人才纳入战略目标,2007年起在高校开展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并在少数高校试行翻译专业本科教育。当然,这种变化又提出了如何加强翻译专业师资培养的新问题。
其次,要充分认识到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深层次思想转换,是高层次的智力再创作。应重视、尊重翻译,不能将其视作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简单转换工具。
再次,要建立健全科学专业的翻译选拔和认证体系。只有翻译工作真正实现职业化,才能保证译作水平和翻译队伍的健康成长。此外,还应建立翻译行业相关法制体系,引入客观公正的市场准入机制, 营造翻译友好型社会环境。
最后,要加强国际合作,争取更多母语为外语的人从事中译外工作。随着国际上汉语学习者日益增多,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把中文翻译成他们的母语,中译外有可能实现犹如法国人翻译英文原著、英国人翻译法文原著那样的良性循环。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黄友义 系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际翻译家联盟前副主席)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