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消费时代要注重文化生态与审美正义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2-26 10:3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化生态是文化在自然和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良好的文化生态是文化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文化生存状态。文化生态保护旨在通过文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和优化,使我们历史悠久、博大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获得积极更富于建设性的保护和发展。文化生态的平衡与改善,尤其是与精神文化密切相关的人文生态,关系到人的全面发展、文化多样性状态与格局。良性的文化生态格局的形成,既有外在的多样化又有内在的包容性,“和而不同”与“兼容并包”应是交合融汇的。文化多样性保护涉及空间、时间和文化等多种因素,是注重文化生态的异质化选择、可持续发展以及保育机制的形成。

  文化生态既包括建筑、道路、人居、交通、广场、商贸等物质结构,同时也包括人文精神、历史文化的内容,将直接影响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的产业与发展。作为一个整体考察的现代民族国家的良性文化生态,应立足于当今时代,参照世界发达国家的文化生态平衡办法与衡量标准,突显作为“文化”核心的人的精神、人的内涵、人人关系与人物关系方面的质量与进化,不是仅仅描述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产,而是透过这些外物研究人类自身,尤其是着重研究历史维度与当下维度所形成的坐标系中人的精神质量与文化层次,以努力实现人的多元选择和全面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消费主义为标志的后现代文化思潮对中国当代社会的全方位浸染已在所难免。作为唯一的时代神话与强势逻辑,消费不仅用性、梦想和暴力等满足人们的欲望,还用世俗化的方式溶解经典艺术,并将它们纳入市场范畴;市场成为传统意识形态最有力的解构力量,它以世俗化的方式拆散了历史曾赋予艺术品的原有意义和价值。俗滥的电视剧与小报文化成为社会公众的宠儿,大众流行艺术以“娱乐”的方式承担了精神宣泄与慰藉的功能,而严肃高雅文艺的作用反而受到冷落;曾为边缘的大众文化已占据中心,取代往日的精英文化并引领着文化时尚,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性转向。同时,传统规范文化的中断、民间草根文化的芜杂与主流文化的僵硬均不利于民族文化的思想创生与审美创新。因此,制衡并引导大众流行文化,创造一个健康社会的文化生态平衡环境,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文化是“包括生活方式、共处的方式、价值观体系,传统和信仰”的。文化生态平衡与保护,除了外在的“公约性”规范与国家类制度保障,还应在文化生态系统内部、文化生产创新上做文章。马克思的唯物实践观与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改变世界、按照美的规律建造世界的过程中,事物的内因才是主要的,外因须借助内因起作用。所以,如何保持与发挥文化生态系统内部的活力与创造性,尤其是精神文化的良性生成才是文化生态问题的关键所在。也就是说,我们既要确保文化的多样性,又要促进文化的创生性,从尊重生命存在和维护族群正义的高度,努力确立和保障人的多元选择和全面发展。

  我们不否认大众文化的时兴与审美化生活的时尚有其正面价值和探索意义,然而,在一个科技发达、信息泛滥、消费至上、娱乐至死的时代,大众文化承诺给人们的欢乐神话与身体解放,却往往陷入娱乐透支后的身心疲乏和性感聚焦后的精神空幻,形象的欲望满足取代了文化的意义追索,审美疲劳为表象的欲望亢奋以及由娱乐化导致的是非泯灭等问题尤其严重,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品格与社会效应里蕴藏着莫大的吊诡。同时,大众文化以肉体为依托的快感美学与快适伦理,现阶段明显缺乏伦理学维度的审美正义、背离了人类学维度的人文价值,加剧了转型社会的道德恐慌与伦理失范,审美正义与文化伦理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代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人文理想与伦理关怀维度的监督和规范,这对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的人”与当代思想精英“文化自觉”与“民族复兴”的远大目标有积极意义。

  现代文化的悲剧症结是一种思考的悲剧,而大众文化因其消费方式和结构的缺乏,其提供思考的可能性较小。但是,成熟的大众文化文本应是既注重日常生活的感性体验又不放弃价值理性维度的意义追求,既着意于审美愉悦的欢乐性解放又不舍弃神性维度的精神提升,并以此制衡生活的表面化、形象化、感观化所带来的无深度的不可承受之轻,在世俗化的文化氛围和生活化的审美环境中,跳出日趋严峻的“欲望陷阱”和“反省匮乏”状况,实现人类真正的审美解放。从根本上说,审美文化的超越性是人类自由自觉本质在文化审美中的显映,审美的特点就在于它超越了有限的功利之境进入了一个无限澄明的意义世界,人不再囿于外在粗陋的实际需要,不再将对象视作有利于有限需求和意图的工具;人通过审美,通过非实用性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创造最终达致最高的自由境界。随着人们对大众文化内在特征体认的加深,我们有信心看到一个多元文化形态协调发展的文化新格局。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傅守祥 单位: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