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国外交如何转型?在12月17日召开的第十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年会暨中国外交转型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进行了研讨。会议由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主题是“中国外交转型:新学科,新范式与新战略”。《清华外交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会上发布。
“创造性介入”与“预防性外交”
对于未来外交新思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王逸舟提出“创造性介入”的观点,认为在世界总体趋势仍然是和平与发展以及中国持续壮大、对外依存度加深的大背景下,“特别强调中国外交的引导性、主动性和建设性,把塑造于我有利、多数认可的国际规则和话语观念,力争在和平、合作和共赢的方式下解决纠纷,视为夯实‘有所作为’方针的中心点”。王逸舟提出,中国这种新取向不是美国式的强势干预,而是有中国特色的,可以反映出中国文化、中国历史和中国人的普遍追求。会上,世界知识出版社总编辑沈国放提出了“预防性外交”的理念。他认为,中国外交应该前瞻性地看到隐藏的矛盾和可能引发冲突的导火线,主动提出对策,而不是出现了问题,被动应对。
针对中国外交工作的调整,有学者认为,要进一步强化经济外交;也有学者认为,经济外交对减缓我国战略压力的影响并不明显,有时甚至起到相反作用。
外交学学科重在突出特色
随着中国与国际社会关系越来越密切,各界对外交学的发展也更加关注。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外交学学科体系建设取得了很多成果:基本形成了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领域不断扩展,已延伸到公共外交、文化外交、能源外交和领事保护等领域;科研成果丰硕,在外交史、外交学理论等方面已基本形成各家争鸣。
与会专家认为,进一步提升外交学的学科化水平,要进一步加强与国际社会实践的紧密联系,注重学理与政策研究的结合,这是外交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与会者提出,目前外交学的学科建设存在界限模糊问题,比如外交学与国际关系、国际政治的界限不明晰,今后要在基础理论和方法论上突出自己的特色,争取形成中国自己的外交学学派。
外交形态已发生深刻转型
会议发布的《共识》建议,不断拓展中国外交的空间,维护和巩固好中国崛起的势头。《共识》认为,外交形态在全球化时代推动下发生了深刻转型,以公共外交、经济外交和军事外交等为代表的新外交形态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共识》表示,中国外交转型内涵丰富,涉及外交理念、外交战略和外交体制等各个层面。《共识》提出了中国外交转型的多种形式。在大国外交上,中国应深化战略互信,增进社会理解;在周边外交上,中国应积极进行政治对话,妥善处理分歧;在发展中国家外交上,中国应坚持原则立场,伸张国际道义;在多边外交上,中国应捍卫世界公益,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在安全、人权、经济、气候等领域的外交上,中国应立足实际,综合考虑,切实提高外交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军妮)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