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从“闫沛东”看学术公信力构建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2-26 10:08: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日前,一条来自河北省邢台市公安局桥东分局的官方微博,再次掀起了曹操墓真假争论涟漪,让我们看到了“学术打假先锋”——曾经质疑曹操墓的代表人物闫沛东的另一面。“‘闫沛东’,其真实姓名为‘胡泽军’,因其涉嫌多项诈骗已被邢台警方通缉长达6年……”

  虽然“闫沛东”尚未被抓获,其本人也未对警方的指控作出回应,但12月15日,桥东分局110指挥中心主任郭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仍然认定,“‘闫沛东’真实姓名为‘胡泽军’”。“这个事情,我们警方也比较慎重。毕竟‘闫沛东’不是一般的人,是网络上比较火、比较特殊的一个人。”

  名噪一时的“网络学术名人”为何一夜之间成了在逃犯罪嫌疑人?或者,一个在逃犯罪嫌疑人何以成为“网络学术名人”?此前的他又为什么能受到媒体和网络的追捧?其信誓旦旦的“曹操墓造假”言论是否会因为其身份的转换而成为谎言?这些问题带给公众和学界的不仅是一个个难解的问号,还在一定程度上考量着我国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和学术公信力。

  知识盲点或造成问题偏见

  “胡泽军”为什么会摇身变为“闫沛东”?或者,“闫沛东”为什么会在网络上快速成为“学术名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站长唐际根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社会拥护闫沛东质疑曹操墓的原因很复杂,我概括了五个方面原因:一是对生活的不满,二是对地域的偏见,三是利益的纠结,四是知识的盲点,五是道德的改变。这是‘胡泽军’最终变成‘闫沛东’的重要原因。”

  唐际根告诉记者,社会大众应该尊重专业知识。因为大家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存在知识盲点。例如有网友说,曹操墓肯定是后人假造的,因为曹操墓里有块石碑上有简体字。这便是知识盲点造成的。其实我们今天所使用的简体字,大多数在古代就有了。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原所长刘庆柱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从学科的角度看,曹操高陵的发掘和认定工作肯定有不足的地方,这都是学术问题,但不能把学术问题“政治化”,说其是曹操墓版的“周老虎”。把非社会的问题炒作成一个社会问题,这就有点过头了。刘庆柱认为,当时关于曹操墓真假的争论就不是学术争论,不具有学术争论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最忌讳的是将学术问题社会化、政治化。”刘庆柱说,“我曾说过,公布阶段性的学术成果并不排除学术争鸣,相关学者都可以对阶段性成果发表不同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促进对方多思考。像二里头遗址、殷墟、秦始皇陵等,学术上都有许多争议的焦点,很多东西定不了性,有时还会遇到颠覆性的问题,这些都可以不断修正。我们的认识是,通过争鸣,才能不断前进。”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教授对记者表示,不管闫沛东现在是什么身份,他的学术根底到底有多深,但就其质疑曹操墓这件事来讲,说明他至少抓到了当时曹操墓事件在某些程序上的信息缺失或者某些关键事实的疑点。这些疑点在当时官方新闻发布时,也没有解释得特别明确。也恰恰是闫沛东找到的这些问题,当事方没有很好地回答,当然就会增加人们对一些事情的质疑。

  学术机构要提升自身公信力

  一个在逃犯罪嫌疑人成为“网络学术名人”,除了专业上的各种原因之外,还有没有更深层次的社会根源?

  “在整个事情中,是否有值得我们反思的东西?我认为有,那就是我们整个社会诚信度降低。社会公众无论是对政府、对媒体等机构的信任度都在下降。”喻国明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还谈到了这样的原因。

  喻国明表示,现在人们见到的张冠李戴、弄虚作假,甚至不惜为了利益使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的情况太多,就会使得人们形成一种“客观成见”。这种“客观成见”会使人们对一些事物产生“习惯性的怀疑”。“如果说我们的学术机构非常有信誉的话,那么当初这种质疑出来时,就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支持。因此,我们的各级学术机构都要保持一种公信力,要维护自己的信誉。”

  “闫沛东为什么能受到大家的追捧并成为网络学术名人?这不仅是个学术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这个事件的发生有多方面因素,包括社会心理因素、个人需求因素和事实本身的因素。如果没有闫沛东,也会有别的人来担当这个角色。”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教授申凡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

  申凡表示,媒介有一种对象化、媒介化的功能。不管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被媒介化或者对象化,就会与现实相脱离。这就是美国的传播史学者李普曼说的“媒介现实”。在“媒介现实”中,只要有读者,只要有观众,只要有传播,就会形成“造星效应”,而不管造的是“美星”还是“丑星”。这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眼球效应”。

  网络造星也好,出名也好,最根本的条件是要适应社会心理。如果社会有“审美”疲劳,那么,出现一个“审丑”角色就会受到社会追捧。“‘闫沛东’能成为网络学术名人,就是因为公众对其有相同的质疑,大家期望有这么一个人。适应这种社会心理期望的人一旦出现,就会得到社会的拥护,产生社会认同。如果闫沛东当时支持曹操墓的话,没人会注意他的观点。”申凡也这样表示。

  维护学术质疑的权利

  在采访过程中,学者们表示,不论“闫沛东”是什么身份,并不影响其提出学术质疑的权利。正常的学术争论,不能因人废言。

  “抛开‘闫沛东’现在的身份,我认为他当时质疑曹操墓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喻国明说。

  申凡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不能说闫沛东最终被发现是一个在逃犯罪嫌疑人,而否认他当初提出质疑的性质,这样定位是不严谨的。因为即便是罪犯,也有提出质疑的权利。”

  申凡认为,学术逻辑也需要经受社会的质疑和考验。一个人身份上的瑕疵,不能表明他没有提出问题的权利,也不能说明一个人提出的问题没有科学性。任何一位严谨的科学家和学者,都不会拒绝质疑。真理会越辩越明。(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唐红丽)

  链接〉〉

  2009年12月27日,河南省安阳市对外表示发现“曹操墓”。一时间,欢呼者有之,质疑者有之。2010年8月21日,在苏州召开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上,与会的23位学者对安阳曹操高陵提出质疑,称“在高陵发现和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蓄意造假的行为”。其中,身份注明为河北籍学者、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顾问的闫沛东因自称握有“曹操墓”造假的铁证最为引人注目,并迅速成为当时的舆论热点。闫沛东也逐渐被人们当成“反曹派”的代表人物。(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