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凤娜)12月16日,胡华教授诞辰9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致信。会议由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
刘延东在信中说,今年是胡华同志诞辰90周年。举办胡华同志诞辰90周年纪念座谈会,深切缅怀胡华同志光辉战斗的一生,继承和弘扬胡华同志的崇高精神和革命风范,具有重要意义。
刘延东说,胡华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在中国共产党亲手创办的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近半个世纪,桃李满天下;他一生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学科的教学与研究,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人物传》等著述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坚持真理、服务大局、严谨治学”的优良学风,始终是我们推崇的治学精神和品德修养。
刘延东强调,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对中共党史的研究、学习和宣传,一直是我们党高度重视和始终关注的一项重要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重要讲话中,明确了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主要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些都对加强中共党史研究、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也提供了大好的机遇。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和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向胡华同志学习,继承和发扬胡华同志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真诚热爱的党性原则;严谨求实、潜心钻研的治学精神;循循善诱、教书育人的高尚情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学术研究、理论创新和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张怀西、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朱佳木、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谷安林、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与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深切缅怀胡华,追思他的革命精神、史学思想和崇高风范,对胡华一生尤其是他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与宣传领域作出的贡献给予高度评价。专家们指出,胡华同志倾毕生精力,以大量开拓性工作奠定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坚实基础;为党和国家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业务精、政治强、作风好的中共党史研究教学人才;推动建立起中共党史研究的全国性学术团体,为推动中共党史学科的繁荣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国防大学等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座谈会。长篇传记《革命史家胡华》、纪念文集《追思史学家胡华》、《胡华画传》、《胡华诗抄》等4本为纪念胡华教授诞辰90周年出版的新书也在座谈会上首发。
胡华(1921—1987),原名胡家骅,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党史研究专家,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学科的重要奠基人,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专业、中共党史系的重要主创人。
胡华1921年出生于浙江省奉化县,16岁便毅然投身到当地抗日救亡运动中。1938年10月,他辗转数千里奔赴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并于1939年2月入党。在革命队伍中,他经历了陕北公学、华北联大、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近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在事业的坦途上,还是在困厄的境遇中,他都坚定不移地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史、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他的墓志铭“生是奋斗,死是休息”便是他崇高精神的最好写照。
胡华治学严谨,著述颇丰,影响巨大。1950年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初稿)连续发行13版(次)、数百万册,并被翻译成日语、朝鲜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多种语言。1951年主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参考资料》发行数十万册;参加执笔撰写的《中国历史概要》先后4版并翻译成英、德、法、朝鲜、维吾尔、哈萨克文出版。他主编的《中共党史人物传》(50卷)1986年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胡华获最佳主编奖;1987年又获吴玉章奖金历史学一等奖,该书在海内外已被译成多种文字转载或出版。(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