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面临的最为紧迫的公共政策问题之一。由于老年人的卫生保健费用大幅上涨,退休基金出现短缺,基础设施也需为适应老年人的要求而调整,为解决社会保障制度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不论是减少老年人福利还是对年轻人增税都会产生激烈的冲突。因此,人口老龄化经常被视为“定时炸弹”,不但在今天乃至延续到2050年,都将会给社会发展带来大的负担。其实,如果从城市发展和城市经济建设角度看,情况可能会截然不同,对人口老龄化采取相应的举措甚至能给城市带来新的活力和收益。
人口老龄化可能降低经济竞争力
在一些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同时,另一些城市人口可能变得年轻化,而这主要取决于出生率和移民的净流入。衡量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指标是老年抚养比,16—64岁劳动年龄的人口与65岁或者更年长者之间的比例。到2030年,意大利的这一比率将从4∶1下降到 1∶1,加拿大、日本和欧盟等主要国家和地区在1.5∶1和2∶1之间,澳大利亚、冰岛、挪威和美国是2.5∶1。中国现在的这一比率是8.6∶1,但预计到2050年将下降到1.5∶1。这意味着,那时中国每个劳动人口,除了要承担自身和家庭的负担外,还要承担无医疗和退休金支持的老年人负担的2/3。除非在短期内能有更多的资金支持,或在将来降低老年人的福利,否则年轻人所要承受的财政负担显然是巨大的。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彼得·克拉索 作者单位:美国巴克尼尔大学 本文系本报专稿 郑琼洁/译)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