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缘是各国围绕全球货币体系形成的关系,它影响甚至左右着金融化时代国际体系的运行。作为国家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币缘政治成了撬动当代全球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主要杠杆。这是一个国际政治的金融化时代——国家利益高度金融化,货币体系左右着全球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争夺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的主导权成为国际政治的焦点。
“币缘圈”存在重大利益关联
用传统地缘政治框架,越来越难以对未来世界格局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也难解释我们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其中包括“非敌非友、亦敌亦友”的中美关系。从地缘政治角度观察,中国和美国之间确实存在着诸多结构性矛盾。可是从币缘政治的角度看,中国处于美元圈体系的中间地位。这首先是一个水平空间的概念——环太平洋地区就像一个“美元湖”,囊括了中国的主要市场、主要贸易伙伴、主要外汇储备的来源和投资的去处,也包括资源产地和通道,这些构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同时,“美元圈”还是一个立体空间,反映出产业的垂直分工——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美元体系中占据着产业链的中间环节,而作为消费—金融大国的美国则处于美元体系的高端,环太平洋地区逐渐形成了在美国主导下的由消费国家—制造国家—资源国家构成的“美元币缘圈”。毫无疑问,币缘圈的上、中、下游之间存在着利益冲突;同样,在分工链条中也存在着重大的利益关联。而这就是中美“斗而不破”的深层原因。
运用币缘政治洞析美国战略
运用币缘政治的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国际形势的具体变化。2010年,在东北亚和南海地区先后出现了紧张局势,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如果以币缘视角观察这一问题,就会发现这与2010年1月1日启动的中国与东盟自贸区和货币互换,以及随后中日韩三国总理商议三国自由贸易区和货币互换不无关系。东亚地区加快区域经济和货币整合步伐对环太平洋地区的“美元湖”是重大威胁。因此,已被“欧元圈”阻隔在外的美国必须重返亚洲,遏制美元体系中的“分离主义”倾向,以巩固根据地。亦因此,美国要挑起安全议题以形成对其重返亚洲的战略需求,用可控的紧张遏制传统盟国的离心倾向,并迫使中国让渡利益;同时又要防止危机失控,导致国际资本避险流失或“美元湖”分崩离析。由此我们非但可认清美国的战略意图,亦可洞悉其战略空间和软肋。
目前,美国利益的主导者是金融资本集团,它需要美元币缘圈的稳定,就绝不能把中国驱向欧亚大陆的另一端。因为世界真正的最大经济体——欧元圈也需要中国等制造业和资源类国家的加入,在中欧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却有着让世界经济和政治权力回归平衡的共同诉求。对币权的角逐,正在重塑国际政治格局。中国目前并不希望彻底拆散美元币缘圈,其目标有限而具体——得到自己应有的安全范围和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应得的利益。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战略问题研究中心)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