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欧债危机前景难测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2-23 14:23: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两年前肇始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所引发的社会经济秩序混乱状态,时至今日我们还是难以看到危机缓解的前景。由于欧债危机还在发展过程中,预测其前景的根据尚不充分。但是从两年发展历程已经显露出的端倪上看,可以作出以下结论:

  第一,存在危机修复的条件,但很不完善。此次欧债危机系欧元区建立10年以来第一次以主权债务形式表现出来的危机。它伴随着一体化取得的成就而来,但是其一体化功能受制于各国条件而未能充分发挥,一体化的重要基础是建立了危机应对机制;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债务总额还不及美国联邦债务总额的一半,而GDP总量却与后者相差无几,存在修复的基础。但是在救助过程中,援助国和被援助国从各自利益出发激烈地讨价还价,不易寻找各方都能接受的均衡点。在这样的条件下,核心国家能否起到防止危机蔓延的作用,采取什么措施挽救颓势于即倒,势必成为决定性的因素。

  第二,虽然政府的赤字开支暂时避免了地区和世界经济滑向大衰退的深渊,起到了刺激经济活力的作用,而用低利率吸引私人投资者购买国债可以分摊政府支付风险,但是私人投资者的债权具有比政府债权更加刚性的特点——到期必须兑现。所以,如何提高私人投资者的信心,还要看政府的举措。从这个方面说,赤字开支促进了国有资产的私有化潮流,这个情况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会持续下去。另一方面,通过援助国“买长卖短”的方法来延缓危机,其制约条件是受援国在还款到期之日的生产力增长必须超过债务总量(包含利息的累积)的增长,这又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问题。所以获得款项的使用效率和政府在危机条件下推出怎样的改革措施,将成为观察未来危机走势的关键。

  第三,债务危机导致贸易摩擦加剧。欧洲很多国家政府必须减少政府开支,以应对债务危机的挑战。由此产生的负面结果是,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收入水平很难提高,不但消费且投资亦呈疲软之态。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刺激本国经济保持增长速度,扩大本国产品的出口,有必要对进口品实行一定的保护措施,从而导致贸易摩擦加剧。

  第四,运行10年的欧元能否稳定已突出地提到欧元区领导人的案头,可能因此会实行有条件的政治与财政集权以解救危机。而且,早先的宏观经济安全问题——主要指宏观经济和金融秩序的混乱——现在已经开始向政治安全和社会稳定转化。另外,欧盟一体化进程也到了一个关键时刻,问题国家为了得到更多援助来缓解危机,也需要更多地让渡经济甚至政治主权,而援助国可能趁此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更大的经济政治权力。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