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隐士的一天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2-16 15:02: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46期 独家报道 “走进“大秦岭”大型学术考察活动之一 寻找终南山隐士文化”文章之一

  在终南山七十二峪之一的太乙峪,有一座叫嘛呢悉地的茅蓬。这是我们进山后探访的第一座茅蓬,在这里见到了藏传佛教上师益喜宁宝堪布和他的弟子智均。他们希望我们能把终南山中隐修者的基本情况真实地反映出来,让世人了解并尊重他们。益喜宁宝堪布出生在青海,藏族,大胡子,扎长发,年龄不大。他汉语流利,风趣幽默,目光深刻、清澈、深邃。受益喜宁宝堪布之邀,我们把他的茅蓬当做考察的早晚落脚点,劳扰多日,切身感受山里自然而平静的生活。

  晨起静坐 诵经礼拜

  益喜宁宝堪布的茅蓬叫“嘛呢悉地”,藏语意为兰若,意思是智慧。院里共有四间砖瓦房,旁边还有三间低矮的土房,和山中很多简陋的茅蓬相比,已算宽敞。砖房左边较小的两间是师徒二人的卧室;中间较大的一间设为佛堂;右边一间则盘着一个大通炕,平时提供给进山的居士们用。

  凌晨五点钟,终南山依然笼罩在深夜的雾霭中,益喜宁宝师父此时起床拥被跏趺,双手结定印,犹如一尊罗汉塑像。这是他出家二十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茅蓬的门吱呀一声,智均也起床了,简单洗漱后去隔壁佛堂点灯、烧香、供水。这是他每天必做的第一件事情。供佛完毕,他回到床上盘腿而坐,略略调整呼吸,双手轻轻打开面前的佛经首页,开始每天修行的第一课——诵经。

  夜色在低沉舒缓的诵经声中逐渐淡去。屋外翠竹林中传来的清亮鸟啼,似乎在应和智均的诵经声。不久,他下座到佛堂和师傅一起礼拜磕头,这种五体投地式的磕头方式也算一项强度较大的体育锻炼,二三百个大礼拜做完,往往大汗淋漓。这也是每天的必修功课。

  译经耕作 有客来访

  早餐后,智均打开柴门,见门前的树枝上挂着一块豆腐。他会心一笑,知晓那是上边茅蓬的一位道士早晨下山去买菜给他捎回来的。此时,往林木茂密的山路上望去,已不见隐者身影。

  饭后如果没有特别的事情,师徒二人各自安排上午的工作。益喜宁宝师父通常会翻译整理一些藏文佛教文献。他好像总有很多时间和精力去做各种事情,而且一直是那么开心和快乐。

  智均的时间和精力似乎总不够用。吃完饭,他用锹翻门口的菜地,准备种点秋菜。智均告诉我,山里的时间并不是漫游而过的,对精进行持者来说,每一刻都是有计划的。他说,师傅给他布置的修学任务和目标,要很好地完成至少需要三年。他坦陈刚开始有点着急,如今已逐渐适应。

  嘛呢悉地茅蓬座落在山峪的东坡上,门口挂有“修行之地,谢绝来访”的牌子,游客一般不会贸然来访。近午时分,茅蓬对面的山路上有人高呼“阿弥陀佛”,智均出来观望一番后,确定是一位熟识的王姓居士,才开院门迎入,合十行礼,互致问候。智均安顿来人坐院里石凳上吃茶,然后向师傅通报。少许,师父出屋。王居士与师父交谈聊天时,智均在一旁默默煮茶添水。

  不知不觉已到中午,智均做午饭的时间到了。我主动帮助他择菜、烧火,边做饭边聊。智均说,山上做饭和取暖用的燃料主要是捡拾的枯枝和不能成材的灌木。智均和师父通常要在冬季两三个月准备好茅蓬一年使用的木柴。住山的隐修者都把终南山当成自己的家,对山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爱护,偶尔看见快被藤子缠死的松树,智均都会花很大工夫砍断藤条。

  暮霭山幽 静修“经行”

  午后的茅蓬时光很安静。一个下午,师父的翻译工作又进展了很多,智均的笔记本上又添了些密密麻麻的文字。小小的院子里,风吹过竹林传来的飒飒声和着智均低沉绵长的念诵声。

  佛堂里供奉着一尊菩萨和两位侍者塑像,供桌上摆放着花、果、灯、香炉等。佛堂地上铺着地毡,其上安放一张小桌,小桌上放着经本、木鱼、铃杵等法器,益喜宁宝师父每天坐在桌前念经。小桌对面的地上顺墙放了一溜棕纱坐垫,有居士来请师父开示的时候,就坐在这里聆听师父的讲解与教诲。

  静修中的下午过得很快,天光慢慢暗下来。师父走出房门到佛堂开始念诵。他摇响梵铃,铃声清脆悠扬,在薄暮中听起来非常动人。伴着铃声,智均在院中的火供炉中又添了一把米面。火供的炉子上升起袅袅的烟雾,混合着粮食的香味。这是每天傍晚一个重要的仪式,其意义为“上供下施”,佛教相信灵魂不灭,六道轮回,相信在人道之外还有在地狱、恶鬼等道受苦的众生,这食物的香味便是对他们的布施。

  晚饭后的小院,落满了深蓝色的暮霭。师徒二人开始“经行”,这也是每天的功课。正如智均在修行日记中所描述:“饭后我们照例要在院里经行,师傅走在前面,我紧随其后,院里只有轻轻的脚步声和我们念诵真言的声音,就这样静静地走着,走在清风里,走在明月里。走着走着,似乎时间消失了,似乎周围的环境消失了。”

  天渐渐黑了,山中也慢慢静下来。这样,一天的日子就过去了。(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耿显家 文/图)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