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中国社会科学报》总第246期 独家报道 “走进“大秦岭”大型学术考察活动之一 寻找终南山隐士文化”文章之一
进山隐居修行者一般都把修行之所安置在荒凉偏僻的山坳中或崖壁上。茅蓬多依山傍水,与优雅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在此修行容易达到佛经中“无诤、无诤声、无诤行、空寂”的境界。
我们来到终南山,看到了千余座规模大小不等的茅蓬——隐士的修行之所点缀在千峰叠翠、景色秀美的终南山七十二峪之中,宛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令人叹为观止。
“茅蓬”过去专指用茅草修建的简陋房屋,后来为何专指佛教徒或居士隐居修行之所,则无从考究。或许因茅蓬多建在荒凉偏僻的山涧林壑,在此修行更容易达到佛经中“无诤、无诤声、无诤行、空寂”的境界吧。终南山自古就是修行者最向往的“道场”之一,遗憾的是,除西林寺、净土寺等几个旧时的“著名” 茅蓬外,其他都已不复存在,徒留巨石和山洞掩映在草木间,让人遐思。
选址讲究
茅蓬选址很有讲究。进山隐居修行者一般都把修行之所安置在荒凉偏僻的山坳中或崖壁上。记者一路走访的茅蓬多依山傍水,与优雅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宜修心养道。即便离山口最近的茅蓬,也需沿崎岖陡峭的山路爬1小时以上,稍远一点的要2—3小时。
终南山中适于隐修之地往往多个茅蓬聚集,被称为“茅蓬群落”,如净业寺旁的东沟、太乙峪的王家大院等。当地山民讲,王家大院离山下太远,加上地少,生活极其不便。
记者在实地采访中了解到,王家大院现住着16位隐修者,隐居长达11年之久的宽莲师父告诉我们,对隐修者来说,到来或者离开是很自然的。记者曾在一个雨后的下午造访一个茅蓬,叩门不开,却见篱笆上夹着一张纸条,曰“某某师父,我到某处去,数月后回来,你若来了,钥匙就在窗台上的碗下”。
除了自己修建茅蓬,隐修者也有租用旧房的。20世纪90年代中期政府组织搬迁,村民多搬出,许多年岁久远的老房子荒弃着。近几年,陆续而来的修行者以低廉的价格从村民手中租下这些偏远山野的旧房,作为修行住地。
宽莲师父的茅蓬几乎可算山谷中最整洁美丽的,普通的土屋被她精心收拾后纤尘不染,进门先是佛堂,两边是厢房,其中一间是厨房。院子里除种了一些蔬菜、水果外,还有很多叫不出名字的花草。宽莲师父56岁那年出家,今年是她住山的第12个年头。每年腊月,终南山的寒冬来临,宽莲师父的闭关生活也随之开始。其间不能说话,不能见人,不能离开院子一步。
“那你心里不会有一点牵念吗?”我问。她笑笑说:“不会!”不过在刹那,我还是看到了她的眼睛微微地红了。“修行修行,不光是修,更是行。”宽莲师父说。因为精严的修行,她得到了其他修行人真诚的尊敬。
条件各不同
与旧时用茅草修建的简陋小屋相比,今天终南山中茅蓬的条件有了很大改善,有用石头垒起来的,也有土木建造或砖木结构的,有的还通上了电。一般的茅蓬都建有简单的院墙,或用芦苇和树枝编织的篱笆把住处圈围起来,在院子里种些蔬菜、水果。相对寺庙而言,茅蓬的规模很小,一般一个人独居,最多三两人居住。人数过多就违背了个人清修的本意。
乘波师父的“净土茅蓬”规模稍大,独处南五台后山一隅,景色幽美。乘波师父已在此住了30多年。她刚来时只有几间破茅屋,夏不遮雨、冬不挡雪,条件非常艰苦。现在,茅蓬里有佛堂、卧室和厨房,一位好心居士还帮她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可就是这样的小工程,却用了近6年。修缮茅蓬的一砖一瓦、水泥沙子,每样都得从几十里的山外背上来。购买、搬运这些建筑材料的费用多来自好心居士的布施。
终南山简朴的茅蓬有时也会“变身”为殿宇轩昂的寺庙。如至相寺,初建时是一个小茅蓬,在短时间内招罗来众多僧人避难,不得不大兴土木进行扩建,茅蓬跃升为寺院。但陕西省长安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亚荣对此表示忧虑,他认为茅蓬作为清修之所,与大型寺庙有本质区别,不适合大规模游客不间断造访,更不能作为普通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他呼吁相关管理部门合理规划,在“终南茅蓬”的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持特色之间,找到平衡点。(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耿显家 文/图)
链接
埃及、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公元3世纪起,在埃及、巴勒斯坦和阿拉伯的沙漠里,居住着一些被称为“怪异者”的群体——第一代基督徒隐士。他们离开异教者的城市,深入不毛之地,在沙漠里禁欲苦修。其中,埃及的圣安东尼是最有名的一位隐士,他的修行启发了数以百计的人离开家园,到沙漠去追逐梦想。
希腊爱琴海:阿托斯山位于爱琴海旁的一个半岛上,其希腊文的意思就是“圣山”。关于有隐士到阿托斯山修行的记载可追溯至公元9世纪,当时有一位叫圣彼得堡的修行者在山上的一个山洞里单独生活了35年。自此以后,阿托斯山就圣名远扬,吸引信众们到此隐居生活。
俄罗斯:传说基辅时期的圣安东尼是第一位俄罗斯隐士,他住在一个山洞,把每日的时间都用在体力劳动和祷告上。鞑靼人入侵后,俄罗斯出现了“隐士潮”。他们到俄罗斯北方广袤森林中居住,那里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是远离尘世的烦恼,能够虔心修行。
美国:1845年7月4日,哈佛大学毕业生亨利·大卫·梭罗在新英格兰瓦尔登湖畔尝试了2年多的隐士生活,后来他将这一段生活经历写成了《瓦尔登湖》一书。结束了瓦尔登湖畔的隐士生活,梭罗回到康考德,并于1848年发表了演说,并在这个演说的基础上完成了《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一文,文中所宣扬的“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对印度的甘地和美国的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印度:在古老的印度文化中,隐士生活被看做是再自然不过的一种生活方式。根据印度教的观念,在人生的第三个阶段是林栖者或者隐士的阶段。当人们发现自己老去的时候,就应退隐到山林里隐修。这个阶段主要是为最后一个阶段——解脱者阶段做预备。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耿显家/整理)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