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 美国前助理国务卿希尔谈中美关系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2-16 14:3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值美新任对朝政策特别代表格林·戴维斯访东亚三国之际,12月7日,丹佛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前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前助理国务卿克里斯托弗·希尔应邀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作题为“美中关系与六方会谈”的报告。其间,希尔就朝鲜半岛核问题、美国亚太战略等回答了本报记者的提问。

  双边关系的核心:尊重、理解

  希尔在报告中指出,处理国家间事务并非易事,有很多东西需要了解,但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尤其对于比自己小的国家要更加尊重、更加小心。

  针对中美关系,希尔认为,双方存在误解的一个原因是彼此理解不够。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抱怨中国制造全球化抢了他们的工作,其实他们不懂,这只是美国经济转型的问题,与中国无关。同样的事情也曾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当时日本企业尤其是汽车业给美国带来很大冲击,所以当年日本也被很多美国人看做造成美国失业的原因。

  作为一名曾在韩国工作多年并曾任六方会谈美国代表团团长的职业外交官,希尔特别强调重启六方会谈的必要性。

  他认为,如果朝鲜拥有核武器,拥挤的东亚将会很危险。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中美共同努力的方向,双方均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解决的可能性。此外,他认为有必要重申2005年9月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结束后发表的《共同声明》依然有效,即朝鲜同意放弃核武器及核计划,美国提供安全保证。希尔表示,美国无意以核武器或常规武器入侵朝鲜,即所称“消极安全保证”,朝鲜如放弃核武器计划,重返《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仍有权拥有民用核设施。

  对话促进亚洲区域一体化

  美国近期在太平洋地区的系列行动引发学界“重返亚洲”的讨论。对此,希尔认为,美国从未离开过亚太地区。奥巴马政府从一开始就提出结束中东战事,重点解决美国国内经济问题。中美都有各自的长远利益,这形成了双方各自的战略目标,这种战略目标在亚洲问题上是有一致性的,也是稳定地区安全的重要因素,美国从中东收缩的目的不是为了对抗中国。东南亚国家舆论常常渲染南海问题,强调其商业利益,中国或应同邻国进行外交沟通以减少担忧。事实上,这些国家也清楚,他们的经济发展多依赖中国的崛起。

  谈到亚洲区域一体化,希尔认为进展太慢,这其中没有好的对话模式是重要原因。欧洲各国一体化进程也曾面临这一“永远克服不了”的难题,但最终欧盟成功诞生。亚洲国家应更好地进行对话,以诸如应对灾难等问题为契机,促进理解、增强合作。2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冯黛梅)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