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世界客商大会在广东举行
12月5日,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梅州市委、市政府承办的第二届世界客商大会开幕式在广东梅州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出席开幕大会并宣布开幕。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出席开幕大会并为“广东省客家商会”授牌。
大会期间举办了“张弼士为商之道”客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从多个侧面对张弼士的为商之道以及张弼士身上折射出的客商精神进行了探讨。同日,客商研究院在嘉应学院挂牌成立。(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冯爱琴)
上海史研究突破城市史范围
12月10—11日,新文化史与上海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
据会议主办方负责人、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章清介绍,由于上海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历史地位,上海史研究的意义已不仅限于城市史的研究,应拓展至区域史乃至全球史的范围。
在简要回顾上海史研究史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张济顺认为,上海史研究从革命史、政治史的既定规范内脱胎,走进现代化的语境,再到“国家—社会”的框架中建立一批新的选题,进而又在社会史、文化史研究领域内上下求索,其每一步进展“几乎都成为中国史学发展的风向标”。新文化史所注重的政治文化、文化象征与符号史、社会性别与医疗文化以及大众文化与边缘文化等问题,得到了上海史研究者的关注,但她同时表达了对目前研究“碎片化”的担忧,她强调整体史观的支撑不可或缺。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玉)
青海民族大学评首批“终身教授”
为发挥资深专家学者在教学科研中的引领作用,激励后学,青海民族大学近日授予芈一之、胡安良等6位教授“终身教授”荣誉称号,并将此作为一项人才培养机制长期进行下去。
此次获得青海民族大学首批“终身教授”荣誉称号的是地方史专家芈一之、语言学家胡安良、藏学专家祁顺来、蒙古语言学家贾晞儒、藏药学专家毛继祖、化学专家吴启勋。他们潜心学术,产出了《青海地方史略》、《撒拉族史》、《老庄语冰录》、《藏传因明学通论》、《藏医基础理论》等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朱羿 阿进录)
生产性服务业引领行业发展
12月11日,由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北京工商大学共同举办的2011首都现代服务业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当前,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北京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与会者认为“建设国际化的服务之都,打造服务品牌”是首都建设现代化服务业的总要求。加快和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仍将是未来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同时还应注意借势发展,注重企业家的龙头带动作用和文化内涵的注入,实现互利共赢的开放局面。
与会者认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首要任务便是将自身打造成国际商贸中心,全面推进商贸流通的“规范化、现代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薛倩)
幸福文化不是空洞概念
第三届广东民间智库论坛日前在广州举行。与会者围绕着“幸福文化与建设幸福广东”展开讨论。会议由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等单位联合主办、广东省文化学会承办。
广东省社科联主席田丰提出,文化的使命就是使人民幸福。中山大学教授李宗桂说,幸福文化是追求、创造、研究幸福的一套体系及相应的生活方式,而不应只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幸福文化的核心是个体幸福的满足,而全社会的幸福则是个体幸福的归属。广东商学院教授林洪提出,科学的幸福文化观是广东人文幸福观范畴在新时期的定位,要正确理解其内涵和外延。广东社会学学会副会长李江涛则认为幸福要具有哲学基础。(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冯爱琴)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