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2011年距发现艾滋病恰好30年。11月28日,复旦大学召开国际艾滋病日专题研讨会,来自医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多个学科的专家学者围绕“艾滋病发现30年:重新认识与防治艾滋病”展开多学科交叉讨论。
与会专家认为,在艾滋病发现30年后的今天,面对各种新形势、新变化,仅靠某一个领域、某一个学科的努力是不够的。预防及治疗艾滋病、消除社会歧视等问题,需要动员多学科学者开展交叉研究,同时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文化干预,提高公众的认识,为全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闻玉梅在发言中指出,现已有一些药物可以抑制艾滋病病毒复制,但治愈艾滋病仍是全球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难题。目前尚无预防艾滋病的疫苗,而预防是达到向“‘零’艾滋”迈进的关键。
复旦—哈佛医学人类学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潘天舒还从医学人类学角度指出,由于研究者(包括医生)和患者对艾滋病有着截然不同的理解和体验,在诊疗实践中,包括医学工作者在内的专业人员必须对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心理和社会因素有所了解。真正构建以艾滋病人为主体的医疗和照护体系,还需要有针对艾滋病的、以反歧视和去污名化为目的的文化干预手段。
在题为“艾滋病发现30年——我们该做些什么”的发言中,复旦大学病原微生物研究所所长姜世勃在介绍30年来相关研究进展时表示,虽然目前国际上已有20多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但这些药物都是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研制出来的,几乎都没有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而在中国流行的HIV毒株与这些国家的流行毒株大不相同。随着中国性开放程度的提高,性病和通过性传播的艾滋病发病率也逐年增加。据统计,中国新增的艾滋病例逾八成是通过性途径传播的。而杀微生物剂被认为是预防艾滋病性传播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因此,研发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并针对中国流行毒株的抗艾滋病新药和杀微生物剂对于我国艾滋病的防治是极为重要的。(本报记者 李玉)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