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术性报纸的一个版面,《中国社会科学报·文学版》在专业性与可读性之间找到了平衡点。
首先,“文学版”的文稿质量比较高,有些文章观点新颖、独到。像8月30日的两篇文章《“文学地理”:统一与多样的大存在》(杨匡汉,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汉魏六朝杂传为唐传奇重要渊源》(熊明,辽宁大学文学院)等充分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前沿成果。有些文章问题意识很强,比如7月19日的《文学为何缺少“思想容量”》(王尧,苏州大学文学院),对于文坛的焦点、热点问题给予了及时关注与探讨。其次,报纸文稿的安排显示出完整、有序的特点。比如9月6日有一篇关于叙事学的文章《走出结构主义叙事学》(龙迪勇,江西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叙事学研究中心),紧接着配有一篇专门介绍叙事学重要代表人物的文章《彼得·拉比诺维茨》(国际叙事学研究协会前主席,当今西方叙事学的代表性人物),这样一组文稿相互呼应、配合默契,及时满足了读者关于叙事学知识的拓展需求,可谓应时。再有,此版文稿的专业性尤为凸显,《塑造英雄形象的“这一个”》(9月6日)探讨的是关于军事题材的影视创作,作者单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艺术局。当然其他研究单位的作者也有发言权,但是由部队的创作人员来分析军事题材的作品,就显得更为熨帖,显示出编者的良苦用心以及报纸的严密性与科学性。最后,文学版的稿源覆盖面比较广,特别体现了“中国”视野以及报纸的开放性。就文稿的题材来说,没有仅仅局限在案头文学——作家、作品研究以及文学现象、文学理论的探讨,还包括了影视文学、网络文学甚至与文学密切相关的文化问题,比如8月16日《“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读张宝明的〈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苦旅〉》在文学周边拓进。从文稿本身而言,内容凝练、语言干净,基本看不到冗言,显示出编者的严谨。
就版面的布局来说,一个线条、一个黑体字的强化等都体现了编者潜心经营的匠心。版面结构错落有致,图片与文字相互映衬,增加了读者阅读的愉悦性,不像有些报纸,文章长篇累牍,扫一眼就令读者“望而却步”了。(陈亚丽(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