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法修改势在必行
本报湖北讯(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史永斌)11月5日,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在武汉召开。会议围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以及行政诉讼法的修改与完善展开了研讨。
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改办主任王洪祥表示,改革是为中国司法注入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在当前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法学研究应当关注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
湖北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姚仁安指出,诉讼法是实现实体权利的手段和保障,只有完善程序法,才能保证实体权利的实现,三大诉讼法的修改势在必行。刑事诉讼法中的被害人权益保障、证据制度的完善,行政诉讼法中的受案范围,民事诉讼法中简易诉讼的适用、当事人举证等都是法律修改中涉及的关键性问题。上述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修法的成败。
此次会议由湖北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主办、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政法学院承办、湖北省仙桃市人民检察院协办。(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两岸共担复兴中华文化使命
本报上海讯(记者胡言午)10月30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学术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两岸的80多位专家学者,对当前两岸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交流。
与会学者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实现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攸关两岸同胞的共同福祉,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面对两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更需要包容的胸怀和解决问题的智慧,建立互信、共同发展。
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俞新天还强调,中华文化在世界上有其独特性,两岸人民应当提高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性,共同承担复兴中华文化的使命,积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产品,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将中华文化优秀价值观传向全世界。
此次研讨会由华东师范大学两岸交流与区域发展研究所、上海海峡两岸法学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法律系主办。(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出口负贡献时代来临
本报讯(记者王春燕)10月29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国经济观察第27次季度报告会举行。与会者预测我国第四季度宏观经济走势为:经济扩张减速,通胀压力趋缓,外贸增势走弱,利率汇率企稳。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从外部需求和宏观经济政策两个角度,分析认为中国经济“硬着陆”的可能性比较低。另外,依据对中国出口形势与宏观经济关系的总体判断,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出口的负贡献时代已经来临。为应对这一变化,我们的政策应作相应的调整,以逐步平衡国际收支,推动经济结构顺利转型。(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