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世界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中国。懂汉语成为一种必然需要,与中国交往必须懂中国历史文化和民族特性,不然便如同瞽瘖废疾、无知莽汉,深交难,碰壁易。汉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由此进入一个兴盛发展的时期;而关于汉语的研究,历经30年模仿和彷徨之后,也到了观照反思、重新认识的拐点。
一直以来,汉语研究者似乎习惯了求新求变,跟踪国外语言学的每一个新动向,争先恐后地引进各种新学说。即使对同一类现象仅仅改用不同学说的术语重新描写一次,也能让怀疑前人学说之“陈旧”并恐惧自身将“落伍”的人们感到新鲜刺激,兴奋而满足。有些现象本已有了简单明确的定论,却被再次粉饰、重冠新名,号为新说。旧例重提,或自拟特例怪例,不过是为“新说”搭桥。材料为学说开路,现象为理论服务。单纯介绍就可以博得“引进”之功,改写历史更容易换来“创新”之名。急功近利助长了生吞活剥,人云亦云酿成了浅尝辄止。何故?做学问欲明就里,不通古今不行,不明中外也不行。而要做到通达明了,少不得一个寒窗苦读、甘于寂寞的过程。然而红尘滚滚,席卷贤愚;想淡定而从容地开卷读书,谈何容易!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张猛 作者单位: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