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收入者在健康状况相对变动中遭受更大损失
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改善人口健康状况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卫生部基于2002年8—12月的调查指出,我国居民中存在不容忽视的营养与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尽合理,一些营养缺乏病依然存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事实上,比人口的总体健康水平更引人注意的是我国居民中的健康不平等。而这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一是迅速恶化的收入分配不平等,二是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之间存在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
利用1991—2006年间5个时段的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考察我国城乡居民健康不平等和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的变动情况,着重研究不同收入水平居民的健康状况或医疗服务利用情况的相对变动,即“流动性”问题。结果表明,我国居民中一直存在着有利于高收入者的健康不平等;以自评健康衡量的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低收入者的健康受损程度小于高收入者;以住院率衡量的医疗服务利用在2000年以前持续下降,2000年以后则呈上升趋势,但也一直存在有利于高收入者的医疗服务利用不平等;1993—2004年间医疗服务利用的变动有利于高收入者,但在2004—2006年间发生了较大的有利于低收入者的变动,这反映了新农合的效果。
以上结论的政策含义表现为:其一,在我国居民健康状况的变动中,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遭受了更大的健康损失。可见,促进人口健康,仅靠提高收入水平是不够的,应更多地注重与健康相关的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对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其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对于提高医疗服务可及性、促进医疗服务利用均等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这一发现的效果是在很低的起点上取得的,当基本医保实现全覆盖以后,其效果还需要反复评估,其具体的制度设计和实施办法还需要不断完善。
(齐良书、李子奈《与收入相关的健康和医疗服务利用流动性》,《经济研究》2011年9期)
强化市场机制未必适合中国医改
近年来,国内医疗卫生领域矛盾日益加剧,不仅影响到国民健康,也带来了诸如贫困、公众情绪不满、医患关系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影响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的诸多因素中,医疗卫生价格是最为关键的。
医疗服务市场具有非常显著的信息不对称特征,因为医疗服务提供方(医院)具有信息优势,这将诱发医疗服务供应方的道德风险——诱导需求。表面上竞争激烈的医疗服务市场达成的实际价格却存在很大差异,而这种巨大的价格差异不能完全用医生或患者的特性和服务质量的不同来解释,信息不对称是其中相当重要的因素之一。
构建一个医疗服务市场上信息不对称程度的测度模型,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对医疗服务市场上医患双方的信息程度及其对最终的医疗服务价格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测度,结果如下:
第一,医患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因素对最终医疗服务价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同时,医生相对于患者掌握着更多的信息并具有更强的议价能力。信息不对称因素对于最终形成的医疗服务价格的综合影响为正,即综合而言,医患信息因素将形成一个相对于基准价格更高的价格。
第二,平均而言,在医疗服务价格形成过程中,医生凭借其掌握的信息将以50.17%的幅度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而患者凭借其掌握的信息将以23.56%的幅度降低医疗服务价格。这两种相反的作用使得达成的医疗服务价格相对于基准价格上涨了26.61%。在医疗服务市场价格形成过程中,几乎所有患者都将被迫接受一个高于基准价格的价格,而异质患者面对的上涨幅度则有所不同。
第三,在1989—2006年间,医生凭借其信息优势“主持”达成的价格,大致都高于公正基准价格26%左右。这说明中国的医疗服务体制改革并未有效起到缓解医疗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医疗服务体制改革也未能真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四,几乎所有患者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被迫接受一个高于基准价格的医疗服务价格,并且医生可以有效地实施歧视性定价策略。
可见,过于强调通过引进竞争、强化市场机制在医疗服务市场中调节作用的改革思路是否适合中国值得反思。解决中国现实中普遍存在的医疗服务价格虚高、医患关系紧张等突出问题,必须回归医疗服务的公益性,需要政府更多地参与其中,并有效发挥价格规制、市场监管以及外部性矫正等功能。
(卢洪友、连玉君、卢盛峰《中国医疗服务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测算》,《经济研究》2011年4期)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