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三地共谋出土文献合作研究
10月29—30日,“机遇与挑战:思想史视野下的出土文献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来自国内外的30余位学者对出土文献研究方法,具体文献的字词解读,出土文献与思想史、哲学史的关联性等多个话题展开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据介绍,此次会议是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联合推出的“两岸三地出土文献合作研究计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皮迷迷)
湘鄂豫皖学者研讨楚文化
10月26—27日,由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第十二次年会暨《江汉考古》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在武汉召开。来自全国10多个省市的17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出土文献研究”、“楚文化考古研究”、“楚国历史文化研究”等三个中心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湘鄂豫皖四省代表就湖北随州叶家山曾国墓地的最新发掘情况、湖南洪江黔城小江墓地的发掘进展、豫南地区楚长城资源的调查与发掘以及安徽安庆市圣埠战国墓地的发掘情况作了汇报。
湘鄂豫皖楚文化研究会是1981年在湖南长沙成立的。研究会每两年举办一次年会,由湘鄂豫皖四省轮流举办。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肖雯 杨理胜 孙夏)
期刊界迎接国际化规范化挑战
10月30日,“学术期刊国际化、规范化背景下的人文社科研究主题沙龙”在东南大学举办,来自全国期刊界的40余位代表参会。东南大学党委书记郭广银致辞。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与会代表围绕学术期刊国际化和规范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学术期刊国际化和规范化的新挑战、学术期刊办刊模式及评价标准、学术期刊国际化和规范化背景下的人文社科研究规律等议题进行了讨论。
据悉,此次会议是东南大学建校110周年纪念系列活动之一。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郑飞)
防范“人民币国际化”风险
10月29日,由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南京财经大学共同举办的“人民币国际化”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国内数十家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参与讨论“人民币国际化”这一前沿问题。
与会者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给经济和企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会产生诸多不确定性,如可能会使大量外围资金涌入股市、楼市,使相关资产价格快速上涨、形成泡沫。因此,专家建议,要想防范“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风险,必须“战前练兵”,可以先在上海建模拟美元离岸市场,同时再激活B股,使外国投资者了解和参与国内资本市场的同时,还可以让管理者熟悉货币国际化过程中金融市场存在的风险。(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李荣国)
让城市有机生长
10月28日,以“北京城市发展战略研究:科技、人文、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第二届北京城市发展战略论坛在京举办。本届论坛由北京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北京市科学研究会、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联合举办。
国际友谊博物馆原馆长、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毛佩琦认为,应保护城市的血脉,让城市有机生长,其核心就是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当代居住者的生活与感受。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副秘书长蔡登谷提出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取向。(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孙龙)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