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文化资本与艺术趣味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1-07 14:00: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文化资本”是法国文化社会学家布尔迪厄提出的概念。布尔迪厄将资本分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三种类型。三者的不同社会功能表明,人的身份不仅仅由其阶级背景构成,而更多取决于其社会关系连接着何种文化和符号资本。

  文化资本是经济资本的延伸,它指的是一个人的能力、技巧和资质,因而是一种个人资产,可以像经济资本一样用作交易,但未必能随心所欲地还原为经济资本。此外,并非拥有财富、地产等一应物质资产,就必然拥有文化资本。说到底,文化资本是社会地位的一个象征。

  布尔迪厄在其名著《区隔》中,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认为正是文化资本导致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艺术趣味判然有别。康德美学主张审美的非功利性,认为艺术的快感不涉及任何功利目的。但在布尔迪厄看来,康德这一套理论早已过时。他认为审美感知必然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工人阶级的大众趣味,在不无粗鄙的声色犬马中得到快乐;二是独立于感官诱惑的冷静快感,这是权贵阶级维护自身特权的手段。故而,在文化消费中出现的趣味差别,追究到底,是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的阶级差别使然,是阶级矛盾向艺术和文化领域的延伸。由此来看,康德美学绝非一种纯粹的趣味理论,而是阶级斗争的产物。用布尔迪厄的话来说,每一个阶级群体,“都具有它自己的艺术家和哲学家、报纸和批评家,一如它拥有它自己的发型师、室内设计师和裁缝”。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陆扬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中文系)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