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关系在中东剧变下机遇大于挑战
本报讯(记者李丽 刘维维)11月19—20日,由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举办的中东剧变下的中阿关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外交部原副部长杨福昌、中国首任中东问题特使王世杰出席开幕式,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长陈雨露致欢迎词。
与会专家学者就中阿政治经贸、中阿语言文学和中阿社会文化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分会场讨论。在政治经贸组中,中东剧变的原因、中东未来走向以及对中国经济影响成为讨论的热点。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主任张宏认为,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在剧变下机遇多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唐宝才分析了中东变局的内外因并预测了中东未来走向。他重点阐释了美国的金融危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和脸谱、推特等社交媒体在此次中东动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语言文学组中,对新世纪以来阿拉伯语小说和我国高校外语教育的分析成为热点。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副主任薛庆国指出,新世纪十年来阿拉伯长篇小说呈现出繁荣景象,其地域范围之广、小说家队伍之大、题材之多以及现实主义写法的回归成为该景象的重要特征。社会文化组从社会文化视角对中东剧变进行了分析。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语系副教授吴晓琴从文化角度探析了当下变局的内在逻辑和文化征候,为今后阿拉伯社会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全球城市健康与福利报告出炉香港位列第一
11月16—17日,第十届都市时代会议(Urban Age Conference)在香港举行。会议发布了由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德意志银行阿尔弗雷德·何豪森学会和香港大学共同完成的《城市健康与福利》(Cities, Health and Well-being)报告。该报告调查公布了全球129个大型都市的居民健康和福利水平,香港、大阪、东京名列前三甲,北京、上海分别位列第37、第40名。
报告指出,和其他128个城市的居民相比,香港居民的健康、教育和财富水平普遍较高。在健康层面,香港居民的平均寿命最长,为82.5岁,婴儿死亡率也非常低,仅为0.2%。教育指数排名第一的城市是澳大利亚悉尼,香港居民受教育水平相比略低,差异主要反映在入学率和平均受教育时间上,但香港人的财富水平和其他发达城市的居民相差无几。
报告指出,在全球城市发展的统计数据背后存在着不同模式的城市化,不同的社会和经济特色造就了不同的城市生活。因此,在排名以外,人们需关注每个城市数据背后的详细状况以及城市的内部差异。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安丽)
非遗委员会于巴厘岛审议新项目赫哲族伊玛堪说唱列入非遗名录
本报讯(记者项江涛 唐红丽)据最新消息,在11月22—29日于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第六届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委员会会议上,中国提交的“赫哲族伊玛堪说唱”被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会间,将审议包括印度尼西亚的千手舞、葡萄牙的传统民谣法朵以及墨西哥流浪乐队的音乐等80多个提名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项目。同时,还将对23个提名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以及12个建议收录到《成功经验汇编》的项目进行审议。
据悉,随着201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10周年的临近,本次会议期间,委员会还将对计划在国家、次区域、区域以及国际层面举行的活动进行讨论。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韩学者聚焦宋辽夏金元史
本报讯 11月12—16日,由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与韩国宋辽夏金元史学界联合举办的中韩第四届宋辽夏金元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首尔韩国外国语大学和中央大学召开。
来自中韩两国的宋辽夏金元史学界学者围绕“唐宋变革”,宋辽夏金元时期的政治、经济、法律、科技思想、精神风尚、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等重要问题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展开了深入讨论。
关于“唐宋变革”,与会者关注由唐入宋的科举选人、城市管理等;政治方面的讨论,涉及契丹与五代政权的关系、辽朝属国的朝贡活动、宋高宗的“禅位”、南宋范汝为起义与招安策等;经济方面,论及契丹的经济体制、北宋时期四川的物价变动等;法律方面,论及宋代的法与讼师、宋代昼夜秩序变动的法律调整等;科技思想方面,关注宋政府的天文措施和天文教育、两宋时期的道统与政统之争等;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方面,讨论了南宋史籍《中兴大事记》的发现及价值、传世典籍中党项与西夏史料的整理与研究等。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张春兰)
艺术人类学关注中国民间艺术
本报讯(记者项江涛)近日,2011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玉溪召开。来自中、英、美、法等国的120余名学者共聚一堂,以“艺术活态传承与文化共享”为中心议题展开讨论。
与会学者立足田野,以丰富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多样的民族艺术、民间艺术进行了展示、梳理和反思,就国内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经验与得失进行了总结与交流。英国学者罗伯特·莱顿研究了山东农村棉纺和木刻版画的传承,世界岩画学会主席、澳大利亚学者保尔·塔森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对云南西北地区的岩画进行考察,体现了国外学者对中国民间艺术及原始艺术的关注。会议同时就艺术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艺术人类学个案研究、艺术人类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艺术人类学与民族文化教育等议题展开探讨。
此次研讨会由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和玉溪师范学院主办。作为一个新兴的跨学科研究领域,艺术人类学的研究不仅为传统的艺术研究提供了方法论上的支持,更促进了对民族民间文化与非物质文化的研究。(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滑铁卢大学开设社会创新硕士专业
近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宣布将开设社会创新(Social Innovation)硕士专业,官方成立仪式将于11月25日举行。
新成立的专业隶属于社会创新与恢复学院,旨在培养学生从社会创新的角度去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该专业每年将就不同的社会热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研活动,2011—2012年度主要关注老龄化、加拿大新移民和精神健康。
滑铁卢大学社会创新与恢复学院主任Frances Westley表示,目前许多复杂社会问题已不能再由政府、企业或社会团体去独立解决,必须由以上三个部门进行合作;而这种合作的前提必须是达成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进一步的社会创新来解决这一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王安丽)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