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最近转发了《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刘延东同志在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建设。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据统计,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2/3以上在高校,每年约80%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产自高校,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对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服务社会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也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进一步提高服务社会的科学化水平,我认为在以下三个方面需要加强。
一要更加关注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有许多重大社会现实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去研究思考并作出回答。例如,全球气候变暖现在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粮食生产大国,应如何更加主动地应对这一严峻挑战;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产业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应如何处理好传统产业升级与发展新兴产业的关系,避免战略性新兴产业穿新鞋走老路;在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情况下,如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凡此等等,都急需我们去深入研究。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勇于担当,主动承担起这个社会责任。
二要更加关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的应用转化。不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仍然存在重研究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的现象,这种状况必须改变。一方面,高校要进一步做好“资政”工作,充分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努力将更多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另一方面,又要把“资政”和“育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优秀研究成果及时向教育教学转化,在第一时间进教材、进课堂,从而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互动,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三要更加关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既要“顶天”,又要“立地”,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同时,主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这既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我们办人民满意大学的应有之义。武汉大学作为教育部直属高校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方重镇,对服务地方一直非常重视。为了落实胡锦涛同志的指示,加快把湖北打造成我国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支点,今年我们推出了两项重要举措:一是通过整合资源,成立了由学校主要领导亲自牵头的武汉大学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中心,目标是建成湖北省的重要智库;二是拨款100万元,设立武汉大学湖北发展问题研究专项,定向支持本校有关教师,围绕湖北发展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此举受到了教育部和湖北省委、省政府的好评。(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全国人大代表、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李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