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微博五弊阻碍创新—扩散进程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1-28 09:09: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创新—扩散理论提出,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微博作为一种媒体形态,它的采纳人数已达饱和点。加之具有无法克服的弊端,它已开始进入下降阶段。

  微博,即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以内的篇幅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CNNIC统计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4.85亿,微博用户数量更以高达208.9%的增幅,从2010年底的6311万爆发式增长到1.95亿,成为用户增长最快的互联网应用模式。但这并不足以成为对微博前景乐观看待的证据。

  美国学者埃弗雷特·M.罗杰斯曾提出创新—扩散理论,即采纳创新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罗杰斯认为,创新的扩散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后,扩散过程会突然加快,即起飞阶段,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又会逐渐放慢。笔者认为,微博作为一种媒体形态,它的采纳人数已达饱和点。加之具有无法克服的弊端,它已开始进入下降阶段。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匡文波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