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建设的基础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1-04 09:51: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10月18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中共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兴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决定》对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等作了明确的昭示,是当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的总动员和宣告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当以此为契机兴起新一轮的建设高潮。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同时,国内形势对文化建设方面的需要也显得时不我待,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因此,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和建设文化强国既是中国发展的战略布局,也是目前国内外各种情势的需要。文化是民族国家的血脉和灵魂,也是维系民族友好和团结的黏合剂。因此,文化对国家、民族自身的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而言,其路径之一就是对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如果不能对其自觉自信地加以继承和弘扬,则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 ,我们应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本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这就决定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加强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和继承。这也是由其自身的价值所决定的。

  首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中华文明从产生到现在,经过上下五千年和无数代人的耕耘发展,形成了一个自成一体的文化系统,中华民族能够长久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绵延不绝,主要得益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作为地球上唯一未曾间断的文明体系,中华文化所蕴涵的智慧和精华值得我们去珍视和继承。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虽然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挫折,但是,中国人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中华文明维护和捍卫,因而,在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建设过程中,我们不仅承继了传统文化,而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因此,回顾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进程,我们就会看到,近一百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实现从革命、建设到飞速发展的世界奇迹,一个重要方面在于我们对本土文化基因和密码的解读和坚守。因此,对我国文化建设而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一个亟待不断开采的富矿。

  其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社会道德教化功能。在维护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统摄力,其所蕴涵的社会道德教化内涵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近年来,由于社会的转型和对传统文化道德教化功能的忽视,使得社会上各种有损国家和民族形象的公共事件层出不穷,对此,我们应当从制度层面来保障本民族传统文化道德教化功能的发挥。而且,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自人民群众的创造,发挥传统文化既能满足我国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同时也能鼓励和激发人民群众的文化创造力,满足我国人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愿望。

  再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能够为世界文明提供重要的精神资源。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中华文明曾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直到18世纪的西欧启蒙运动使欧洲商业文明和理性主义思潮逐渐占据上风,此后的中华文明曾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挑战。19世纪末以来,中国由“被动”转向“主动”,开始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并借鉴其现代科技、制度和价值观念等。但伴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们看到,西方的文明并不是万能的,它不可能解决人类在发展中遇到的所有问题。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经过数千年的历练,中华文明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成熟的自我调节模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高度的政治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人类面临环境污染、生态不平衡、恐怖袭击、信仰危机及心理疾病的威胁的今日,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理念为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困境提供了前瞻性的理论参考。因此,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自信,不仅能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发挥基础性作用,而且必将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它必将在我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为中华民族和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继武 单位: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宗教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