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人文北京与文化创新”主题论坛在京举行文化:社会的灵魂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1-04 09:47: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在经济全球化中,文化正在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学者指出,文化是社会的灵魂,渗透于社会的方方面面,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文化已成为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成为信息化、全球化时代国家、民族发展的软实力,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产生着隐形却又重要的影响。

  10月22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联合主办的“2011‘人文北京与文化创新’主题论坛”在京举行。此届论坛的主题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人文北京与文化创新能力建设”。8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作为首都的北京的历史与文化研究”、“人文北京建设中的文化体制与机制建设”、“文化创新能力的建设与提高”等议题进行了研讨。

  文化最需创新、最需实践

  “文化之所以最需要创新,是因为文化最基本的功能是保存和遗传人类活动的成果,这与其他领域相比具有相对稳定性,但同时也正是文化的这种特性使得它自身具有一种天然的惰性,有时会阻碍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社会处于落后状态之时,人们会往往把原因归结为文化的保守。”北京市社科联党组副书记崔新建在会上发言指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系主任陆彦明则说,没有先秦诸子的百家争鸣,就没有古代封建社会的文明;没有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就没有第一次科技革命,任何体制的进步,首先是基于文化领域的改革和创新。

  文化创新包括体制机制、形式、观念和内容等方面。崔新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文化创新来源于社会实践,创新的成果以观念和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他指出,文化创新首先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这是创新的灵魂;其次要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再次要与社会生活实践同步结合,这是最根本的动力和源泉,否则,文化创新将很难实现。

  有学者指出,文化创新需要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基层文化创作,力争创作出一批贴近人民群众真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作品。需要在文化内部建立一个内在机制,对传统、民族文化进行现代的转换,有选择地吸收借鉴外来文化;需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体制等方面能够互相融合、配套、衔接。

  多元融合的“京味”个性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人文北京”建设作为北京市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在发言中说,北京不同于在大工业遗址上建设文化创意产业之都的伦敦,不同于纽约百老汇戏剧园区音乐剧、“美国精神”形成的文化品牌,不同于上海的“海派文化”、深圳的“特区文化”,它是借助优势资源,形成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又有“京味”、“古都”等特征的文化个性。

  在提倡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今天,如何有效推进“人文北京”建设?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郭松义通过对北京外来人群的分析指出,北京天桥文化、平民文化的形成多源于外来人口,推进文化创新需建立一个能相互融合、包容和流动的文化氛围。

  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杨珍对“紫禁城人”、清史室主任吴伯娅对乾隆年间西方传教士在北京的科学与艺术活动、清史室副主任林存阳对清代满汉礼文化的冲突与互动及现实借鉴意义的解读等,都体现出北京文化的包容精神。而所有这些,无疑对今天有效推进“人文北京”建设具有启示意义。(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凤娜)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