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应该如何建设?如何保护、培育城市自身独特的文化性?在10月27—28日举行的第二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创制城市”的主题展开深入探讨。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瓦西利乌,波兰文化和民族遗产部部长博格丹·兹德罗耶夫斯基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论坛下设4个议题,即“城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城市的公共空间”、“新城市,新治理,新政治”和“新技术与城市生活”。此次论坛由中国文化部、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总司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国家博物馆与欧洲国际跨文化研究所承办。
文化历史特色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化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是在不间断的文化继承与创新中发展起来的。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唐晓峰认为,中国古代都城整体空间结构观念是从建立轴心带起源的。帝国初期的皇权是实力权威,后来逐渐上升为礼仪权威,而都城制度正是在礼仪化的过程中形成的,都城礼仪化的重要手法是轴线的运用。
城市的发展与历史息息相关,波兰国家文物收藏博物馆馆长彼得·马耶夫斯基表示,历史不仅是我们对过去的解释,更重要的是对现今社会的解释。深入了解历史传统和历史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未来的城市。
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化在城市的建设中担当着日益重要的角色。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说,文化城市的概念已经得到重视,我们要加强对地域文脉的梳理与挖掘保护,在国际化的视野当中,继承建构城市文化特色,使文化成为城市的灵魂和品牌。
后现代主义带来城乡互惠可能性
现代主义的看法主要是二元思想,其重要特点是对立、从属、敌对。然而,今天的城市不仅是经济增长的中心地带,也是思想、文化、艺术的聚集地。未来的城市发展是否需要我们摆脱这种单向思路的束缚?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哲学教授吉贝特·奥图瓦认为,人们对于城市的想象随着技术的引进不断变化。这种演变经过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天真的现代主义阶段,这一阶段人们非常鼓励技术;第二个阶段是虚无主义阶段,这个时候人们反对技术;第三阶段是人们既热爱技术,也对技术持批判态度的阶段。
后现代主义城市主要的特点是多元化与包容,包括历史、传统的多样性以及技术的多样性。基于这一角度,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黄平分析了城乡互补、互利共赢的一种可能性。他说,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城乡互补的例子,其中有一些是传统的村庄,也有一些是新兴的社区。传统的非此即彼、两元两分的思维使我们忽略了这种方式。他进一步解释,如果靠无限的扩张来换取发展,那么城乡确实是一种两元甚至对立的状态,但面对着自然资源的约束、生态环境的剥削以及城市治理、社会分配的压力,我们再也不可能靠扩张和掠夺来换取发展的道路,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把文章做足,在有限的空间里增添丰富的内涵。
网络空间或成为城市空间最活跃部分
公共空间在城市中具有特别意义。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认为,对未来城市公共空间进行探讨,这一论题本身对我们已经很有启发。希腊作曲家菲沃斯-安杰洛丝·科李阿斯说,以创制城市同样的方式,我们也可以创制经验和感受。
城市公共空间现在对我们的生活产生着什么样的影响?意大利建筑师卡罗·拉蒂表示,在过去20年中,我们把实体的世界变成数字化的世界。现在一些有趣的现象正在发生,我们从数字化的公共空间再回到现实世界的公共空间。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主任王晓明认为,城市的公共空间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弱势者的空间。这个空间的大小、好坏,是我们衡量城市生活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市民创造公共空间的努力,更多地用到了互联网上,这个空间里发展起来的能量有时候也会返回现实世界,和其他力量一起创造出能强烈表达弱势者愿望的现实空间。他进一步分析,这样一种主要借助传播媒介而建立起来的公共讨论和抗争的空间,有可能成为今后城市空间当中一个最活跃的部分。(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张军妮)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