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知识移民改变美国汉学研究“荒村”状况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1-04 14:1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20世纪初期的美国汉学,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德国著名汉学家佛尔克(Alfred Forke)在1915年9月给劳费尔(Berthold Laufer)的信中这样写道,“这里其实没什么人对汉学感兴趣。学生们只想学一些口语方面的东西,听一些泛泛而谈的讲座课,课上要尽量少出现中文表达方式。”俄籍汉学家叶理绥(Serge Elisseeff)在赴美前曾对美国汉学有一个形象比喻:欧洲尤其法国是汉学的“罗马”,而美国则是汉学的“荒村”。他为某些美国汉学家缺乏应有的学术训练感到遗憾。他无奈地感叹道,“他们这里完全不了解真正的语文学方法,随意翻译汉文文献。你若给他们讲解,他们经常会问why,叫你无言作答”。然而,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汉学却成为世界汉学研究重镇,发展到今天更是成为世界汉学的引领者。

  对于美国汉学发展演变史,学界多侧重从美国汉学的方法、范式、著名中国学家及基金会等方面进行探研。例如,侯且岸的《当代美国的“显学”──美国现代中国学研究》(人民出版社,1996),主要探讨的即是美国汉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并具体研究了美国汉学的形态转变和研究取向;张铠的《从“西方中心论”到“中国中心观”——当代美国中国史研究的发展趋势》(《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11期)和杨念群的《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清史研究》,2000年第4期),主要评述了以费正清为代表的“冲击—反应”论和以柯文为代表的“中国中心观”这两种理论体系及其转变;资中筠的《洛克菲勒基金会与中国》(《美国研究》,1996年第1期)和韩铁的《福特基金会与美国的中国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从洛克菲勒、福特等基金会与美国汉学发展的关系这一视角剖析了美国汉学发展演变史;朱政惠的《史华慈年谱》(上海辞书出版社,2006),则主要根据学术档案资料翔实再现了史华慈在中国学研究方面的学术活动;龚咏梅的《孔飞力中国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孔东焱的《卫三畏与美国汉学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张施娟的《裨治文与早期中美文化交流》(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等亦是对美国著名汉学家进行的个案研究,试图借此打开一扇透视美国汉学研究发展的窗口。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吴原元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社会科学部)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