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有以孩子们为“主角”的“事件”,总是备受关注。身为人父,我也很关注。五花八门的看得多了,我便想:孩子们到底有些什么问题,可作别论;最所当为而能者,不妨把孩子当成一面镜子,照照自己。道理很简单,人只能从对方才能认识自己。
再说堂皇而学究点儿: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一定的社会环境是孩子们赖以成长的摇篮,而这个摇篮是由我们——每一个成年人预先编就的,编得好不好,合格不合格,都会从孩子身上反映出来。
从现实的情形说,社会这个大摇篮的结构是复杂的,它由无数个小摇篮组成,家庭是第一个小摇篮,学校也是一个小摇篮,商场、公园、网吧、影院、歌厅…… 但凡孩子耳目所及,无一不是摇篮,无一不是你我编就。随着孩子的渐渐成长,他总是要越出家庭、幼儿园这样一些小的摇篮而进入更大的摇篮,乃至参与编织这个摇篮。这个大摇篮是如此复杂,如果我们编织不好的话,那么当孩子越出一个小摇篮进入另一个摇篮时,他便会感到种种困惑,遇到种种障碍。
比如,当自己带着孩子初闯红灯时,幼儿园老师“绿灯行,红灯停”的教诲或许会变成“爸爸,红灯”这样的“良知”;当自己再闯红灯时,孩子心中“绿灯行,红灯停”的教导或将成为记忆中的过去,代替它的是不诚实、不守规则的种子。长此而往,或如古人所说,“良心”放逐,“好孩子”就会变成“坏孩子”。
我相信,这样的父亲并不多。每一个父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都希望做孩子的表率,在自己的孩子面前看起来都庄重雅致、大方得体、文质彬彬。然而我们的身份实在是太复杂了,很容易埋没我们作为父辈的角色,以至于我们在编织摇篮时有太多的矛盾,使我们编织的大摇篮不那么和谐、不那么适合孩子的成长。这是否意味着,在不当着自己孩子的面而以别的各种各样的角色出场的时候,我们容易遗忘自己的父辈身份?有少数恶者,对孩子设下罪恶的圈套和陷阱,干着伤天害理的无耻勾当。这难道仅仅因为他所面对的是“人之子”?不,这仅仅是因为他心底不善,仅仅是因为他的身份就叫“恶者”!人啊人,你为什么要这样?为什么要有这样的两副面孔?
在一个人与人的联系不知到底有多紧密却又这么陌生的时代,我们的任何不良举止,都会污染摇篮,间接戕害自己的孩子。所以我以为,无论何时何处,面对孩子,我们的身份只当有一个,我们的面孔只当有一副:爷爷或奶奶,父亲或母亲,叔叔或阿姨;退一步说,我们首先是父辈,是“长者”,尔后才是商人,才是歌星,才是领导,才是学者,才是作家,才是……而当我们履行这些角色时,首先要考虑自己是否有“长者之风”,自己的作为是否拐个弯就会伤害自己的孩子;如果我们还能想一想,自己的这个角色能为别的孩子做点什么好事,则善莫大焉,功莫大焉。所以,当一位作家说他的作品是可以拿给自己的孩子读的时候, 我心中的敬佩沛然而生:这是一个真正的父亲,不仅仅是个作家。
吾生也愚,于“长者之风”,不敢自期;我只期望与孩子一同成长,用“爸爸,红灯”这样的“良知”来警醒自己,无论何时何处也别忘了,孩子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孩子们的高度便是我们的高度,孩子的问题便是我们的问题。
但愿我们能以父辈的身份,无愧地正视孩子明澈的眸子!(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萧瑜)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