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面临诸多压力。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进程中,既要发展经济,又要改善民生、消除贫困。资源的约束、环境的压力不允许走发达国家过去高污染、高排放的发展道路。新形势下,如何促进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节能政策多措并举
11月9日,《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2012)》在京发布。报告由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完成。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国际气候政策中心主任、斯坦福大学教授Thomas C. Heller等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报告回顾“十一五”的低碳发展成就,认为这一时期中国扭转了“十五”时期能源强度快速上升的趋势,并实现19.1%的下降,节能6.3亿吨标煤;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8%,减碳15.5亿吨,但排放总量增长了33.6%。强度下降与总量上升形成的交叉型、剪刀状格局构成了我国现阶段低碳发展的基本特征。
报告分析认为,中国密集出台的一系列推动低碳发展的政策,初步建立了以“目标责任制”为代表的节能管理制度,并鼓励大量资金投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政策手段多样化与大规模政府投入是中国低碳发展政策的基本特征。
“十二五”低碳任务艰巨
对于地方政府、企业响应和公众消费行为等利益相关者的低碳实践,报告认为,地方政府在扩张性发展和低碳发展拉锯中艰难摸索,低碳发展基础仍脆弱。大型企业进行了大量节能技术改造,节能减碳取得重大进步,但中小企业由于获得的扶持较少,节能减碳能力依然薄弱。
展望“十二五”,报告认为“十二五”节能降碳指标比“十一五”更具导向性,指标“更绿”,目标分解更合理。报告同时指出,“十一五”期间主要耗能产品能耗下降明显,单位工业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缩小,未来进一步降低能耗涉及成本相对较高、推广比例较低的技术,意味着实现低碳目标、完成“十二五”目标付出的成本会更高、任务更艰巨。
建立长期市场 降低碳交易成本
环境容量资源约束趋紧,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认为,高速经济增长带来要素供给紧张,致使其价格上涨,造成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与长期战略性压力,还带来资源能源供给安全问题。
邹骥提出了发展低碳的政策框架,内容包括:以碳核算和政府监管能力、社会低碳意识为核心,建立控排目标责任体系;建立长期碳市场,降低交易成本,扩大市场容量,建立全国统一市场。(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报记者 王春燕)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