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将自身定位为民事力量或曰规范性力量。由于深受债务危机困扰,欧盟不少国家开始对其规范性影响力产生怀疑,同时忧虑新兴发展国家对规范的冲击。如何开展对欧公共外交因此成为当前我国学界、外交界思考的重要问题。作为国内较早开展公共外交研究的学者,又曾担任驻欧盟使团外交官,回国后发起成立“中欧学术连线”,王义桅教授的所思所为,对探索对欧公共外交具有独特启示。
公共外交促“中国的中国”向“世界的中国”递进
《中国社会科学报》:王义桅教授,非常高兴您接受采访。公共外交虽然古已有之,但是近年来,这种仿佛曾经被遗忘的外交手段突然之间成为讨论的焦点。作为一名公共外交的理论者、践行者,您如何理解公共外交?对中国而言,公共外交主要需要回答什么问题?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本报记者 梅一)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