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往期回顾
认知神经研究范式下展望教师共情
作者:cuicen   日期2011-11-23 16:04:00   《中国社会科学报

  共情(empathy)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它至少包含两层含义,即人格特质层面的共情倾向和基于情境下的共情反应。教师共情既是一种意识倾向又是一种能力,是指能真诚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能对学生的感受与想法进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体会与思考,进而调节自己的教育教学,以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在学业、情感等方面健康成长。

  笔者及其研究团队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教师对学生的共情存在熟悉性偏好,即对学生的熟悉度越高,教师表现出的共情水平也越高;教师对学生的共情反应受到观点采择的影响,情感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认知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显著高于无观点采择下的共情反应。然而,作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方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当前,研究者大多采取行为研究范式,但是该范式容易受到社会赞许效应的影响,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教师共情的心理机制。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快速发展,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事件相关电位(ERP)、脑磁图(MEG)、经颅磁刺激(TMS)等技术,可以克服行为研究的弊端,从而更科学地揭示教师共情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规律。

  ……(出处: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伟健 吕林 孙炳海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

  ……查看更多内容请订阅《中国社会科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报》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及本网站名。

版权所有 2002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